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八十九章 划算的生意,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場辯論下來,反倒讓奉天上下統一了看法,張作霖就是苦孩子出身,也沒讀過幾天書,一直引以為憾,因此能讓和自己一樣的苦孩子讀書識字,老張是十分贊同的。至於王永江和楊宇霆都是忠於老張,同時也願意看到整個奉系興旺發達,對於任何有利於奉天的事情,他們都舉雙手贊成。

“大帥,教育部已經批准成立奉天高等師範學校,這就是未來奉天的最高學府,主要培養高階教師和理工科高等人才。另外再辦幾所專科學院,高階技校,作為輔助,然後把主要的力量都放在基礎教育上面,縣城要普及學,鄉鎮要基本普及小學。”

王永江介紹了一下自己的規劃,張廷蘭在一旁又補充道:“鄺榮光先生一直在籌建礦業學院,另外再建立一所軍醫學院,主要培養西醫人才,充實到我們的軍隊之。每一次戰鬥,都有不少重傷員可以不死的,就是咱們的醫療技術太落後了,讓士兵們都白白犧牲了,這塊短板要補上。然後再組建一些商法學院,這方面人才我們也嚴重匱乏,要高薪聘請一些老師,甚至要引進一些外國人才成。”

“拙言,你算過沒有,要這麼大規模的辦學,今年至少要投入四百萬以上的資金,以後每年還要大幅度增加,奉天財政恐怕有點困難啊。要不要引入一些私人資本辦學呢,就像張伯苓這樣熱心辦學的人很多,我們都利用起來。”

張廷蘭略微沉吟一下。然後說道:“岷源先生,引入私人資本。我不反對,但是這些私人資本必須要接受政府的監督和指導,而且不許他們辦綜合性的大學,只能辦一些學院作為補充,不能佔據主流。歷來都是誰培養的人向著誰,咱們不能讓自己的地裡頭長了別人的莊稼!”

除了要保證人才為我所用之外,張廷蘭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一旦頂級教育資源落到了私人資本手裡。往往就會圍繞了學校,形成一個個的利益圈子,外人很難進入。

西方社會的哈佛、牛津等等名校,絕大多數都是私人的,他們透過所謂的精英教育,將大多數普通人排斥在外,然後又以學校為紐帶。形成了所謂的上流社會。這些學校的畢業生由於人脈網路,找工作,升職都變得十分容易,成功的機會也更多,就造成了社會階層固化,普通人機會大大減少。對處於下層的民眾十分不公平。

要想避免這種兩極分化,大學必須掌握在政府的手,對所有人公平的開放。這也是張廷蘭反對將選擇學生的權力完全交給學校的原因,那些教授老師完全可能會被資本力量收買。

他們也可以讓所有人都參加考試,看似公平的評分。但是卻可以在試題上面動手腳,也可以在評價方式上下工夫。用光明正大的理由將普通人排斥在外,因為你們不夠優秀!

但是實際上這些試題就是為權貴階層量身定做的,由於窮人和富人接觸的層次不一樣,見識有差別是必然的,面對這些精心設計的題目,成績有差別是非常正常的,根本不能說明智力水平的差距,不過學校無視了這些,完全將頂尖學府變成了權貴子弟的俱樂部。

張廷蘭很不願意看到上流社會壟斷教育,獨享最好的資源,普通民眾連一點翻身的機會都沒有,因此從一開始設計制度的時候,就堅持由政府主導教育的立場。

幾個人又商量了一會兒,將主要的問題都敲定下來,大家都鬆了一口氣。

“大帥,只怕接下來咱們又要捱罵了啊!”楊宇霆笑著說道。

奉天的教育方案公佈出去之後,肯定會引起軒然大波,和張伯苓的辯論也會被公諸於眾,那些人多半又要對奉天橫加指責,甚至動用各種關係進行阻撓。

“蝨子多了不咬,債多了不愁。上次就有不少人跳出來罵我,不過我也沒有什麼損失,還不是活得好好的。”

“沒錯!”老張也笑著說道:“媽了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