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三章 面見岳父,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的詞彙了,不過只有到了這個時代,他才真正明白什麼叫做半殖民地。列強就是太上皇,就是活祖宗,什麼好事情他們都要插手,有任何的利益他們都不會放過。

別看他們能為了利益在歐洲狗咬狗,但是在掠奪中國的立場上,列強還是有著默契的,龐大的中國就是他們予取予求的一塊肥肉而已。

“鄺先生,俄國人在遠東地區有采金裝置麼?”

“有啊,數量還不少呢!”鄺榮光說道這裡,臉上也露出了一絲淒涼,沉聲說道:“俄國遠東產金最多的地區就是外東北,原本那裡都是我們的領土,只是被俄國人搶去了,成為了他們的搖錢樹,俄國政府七八成的黃金都是從遠東地區開採的,說起來真是國家之恥,民族之恥啊。”

聽著鄺榮光的話,張廷蘭眼前突然一亮,嘴角也露出了一絲的笑意,對鄺榮光說道:“鄺先生,您放心吧,這兩個麻煩我給你一道解決了。”

“拙言,既然你有辦法,那我就不用擔心了,說起來一把老骨頭,也架不住馬不停蹄的折騰,我也要好好歇歇。”

“的確不能讓您一個人勞累,東三省這麼大,需要考察的地方太多了,必須要有足夠的考察人手才行啊!”

“礦冶學院已經成立了,第一批學生已經招收進來了,先讓他們學點基礎課程,我又找到了幾個以前的學生,很快都會到奉天,等到學生有了基礎之後,我們就分頭帶著他們到野外去,學習和實踐結合起來,有幾年的鍛鍊,也就能獨當一面了!”

“全靠著您辛苦了,有什麼需要的就和我說,要錢給錢,要人給人。”

“哈哈,和拙言一起辦事,就這點痛快,無論是怎麼累,也不怕了。幹事就需要舒心,不用想著那些沒用的爭權奪勢,互相傾軋,我至少還能幹二十年。”

中國從來不缺人才,而是缺少合適的平臺,張廷蘭現在最想做的就是打造出一個這樣的平臺,讓所有人才能夠各盡所能,快速讓東三省發展起來。

“鄺先生,在野外考察肯定不容易,我以前也是疏忽了,我給您配幾個警衛,才配一個急救醫生,能夠避免意外發生。”

“有點過了吧,我身體很好,而且聽說軍隊裡面醫生都不夠,給我配一個醫生,有點承受不起啊。”

“先生,東北的資源考察都落到您的身上了,要是出了一點風險,損失的不只是錢,更重要的是時間啊,這是萬金難換的東西,您要是真覺得承受不起,就幫著我們多找點有用的礦藏。”

鄺榮光點了點頭,笑著說道:“這麼安排,就是讓我拼老命啊,也好,前半生在滿清手底下做事情,扯皮的時候多,做實事的時候少,現在也該拼一拼,把失去的時間補回來!”

和鄺榮光談完之後,張廷蘭已經有了開採夾皮溝金礦的全盤算計了,現在最需要的就是趕快北上,回到吉林。

不過這次去吉林可不是幾個人就行的,張作相已經是名正言順的吉林督軍,帥府就要遷到吉林,花福田等等一眾姨太太,還有張廷蘭的一幫弟弟妹妹,還有剛斷奶的,全都要搬到吉林。

當初為了應付日本人的壓力,張廷蘭帶到了奉天一個旅計程車兵,現在都要帶回吉林,用來管理地方,威懾俄國人,除此之外,還要把一部分訓練之中的新軍調到吉林。

老張早就確定了陳啟銘的炸藥廠要遷到吉林,原來的鳳城兵工廠也要遷過去,然後在吉林組成新的東三省兵工廠二廠,原來的奉天兵工廠變成了東三省兵工廠一廠,這些搬遷都需要大量的精力。

而且除了這些之外,奉天實業團要在吉林建分部,吸收吉林的商人進團,而且實業團還在醞釀擴充成東三省實業團,奉天銀行也要派一些人手過去,組建分行。王永江又特意從奉天抽調了一批官員,也要充實到吉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