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三章 面見岳父,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鄺先生,有什麼麻煩直說,誰要是敢動我的金子,我就要了他的腦袋!”
張廷蘭已經準備大力發展吉林了,沒有足夠的資金怎麼能行,夾皮溝的金礦就是目前最大的財源,絕對不能出問題。
別看張廷蘭手上各種產業數不勝數,但是能動用的並不多,而且也不能為了發展吉林,就犧牲了奉天,算來算去,除了吉林的財政收入之外,他能呼叫的資本不超過五百萬元,這點錢存在家裡頭,是小山一般的一堆,但是要搞地方建設,那就是杯水車薪了。
人往往是越有錢就越缺錢,張廷蘭絕對敢號稱東三省的首富,但是同樣他的資金缺口也是所有人之中最大的,要乾的事情太多,手中的錢總是不夠用啊!
鄺榮光也難得看到張廷蘭這麼著急的時候,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輕鬆解決問題,笑著說道:“麻煩有兩樣,第一就是金礦已經被捷足先登了,從晚清開始,滿清朝廷就開始開採金礦了,最初產金是供應皇家的,後來沙俄的勢力深入了東三省,他們也開始動手採礦了,所以要想開採夾皮溝的金礦,首先就要把俄國人完全趕走!”
張廷蘭一聽也點點頭,在奉天想要發展,就要不斷的和日本人明爭暗鬥,到了吉林之後,這個物件就變成了俄國,總之不把這些列強趕走,就別想安心發展,不過好在俄國日薄西山,已經要完蛋了,想要對付他們還容易一些。
“鄺先生,霸佔金礦的俄國人是沙皇政府派出來的麼?”
“不是。”鄺榮光搖了搖頭,繼續說道:“自從日俄戰爭之後,俄國人勢力衰退的厲害,夾皮溝一帶盜賊橫行,原來的礦工逃的逃跑的跑,已經沒剩下多少了。俄國人也缺少足夠的資金。而且夾皮溝又不在鐵路沿線,因此只有一些俄國商人在那裡開採。”
“那就好辦了,這幫傢伙敢在太歲頭上動土,我讓他們都吃不了兜著走!”
“拙言,你可別胡來啊,雖然只是一些商人,他們定期都給俄國司令霍爾瓦特送禮的。咱們強行動手,俄國人絕對不會坐視不理的。”
“不用擔心,我有辦法對付那個大鬍子,他可以和別人張牙舞爪,但是別想在我面前張狂,我攥著他的小辮子呢!鄺先生。你先說說第二個麻煩吧,我想辦法,一起都解決了。”
鄺榮光也知道張廷蘭神通廣大,現在一看他這麼有把握,鄺榮光也不多說什麼了,自己只管做事就是了。
“第二個麻煩就是採礦技術落後,缺乏淘金船一類的機器。全靠著人工淘洗,產量自然很有限,要想達到兩噸的年產量,必須弄到採金的機器。”
機器這玩意的確是個麻煩,只要想開發礦產,就離不開,不然靠著土法淘金,不僅效率低。而且速度慢,絕對不能滿足需要。
“鄺先生,您看採金裝置需要多少錢?”
“我估計至少需要三套裝置,而且不光是夾皮溝,吉林其他地區也有不少金礦,需要兩三艘淘金船,在沒法使用淘金船的地區。還要有挖掘,精選,粉碎,淘洗。精煉的裝置,全部加起來,沒有一百五十萬絕對不夠,而且還需要大量的人工。”
張廷蘭一聽要花這麼多,也是一陣撓頭,他本以為有了金礦,就能坐收暴利了,但是他卻忘了金礦開採的前期投資相當大,沒有充足的本錢,就只能端著盆,在水裡面來回晃了。
“鄺先生,你看有沒有辦法便宜一點,弄點二手裝置,咱們現在是窮人,就只能撿破爛不是。”
鄺榮光搖了搖頭,苦笑道:“拙言,金礦歷來都是最吸引人眼球的,機器必須向列強購買,他們肯定會痛宰咱們一刀的,我甚至擔心他們知道東北有大金礦,這幫人會不會插手,想要弄到自己的手中。”
這話的確是實情,以往張廷蘭學歷史的時候,半殖民地是一個最熟悉不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