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良幣驅逐劣幣,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來,張廷蘭當即表示歡迎美國商人前來考察。

張廷蘭還許諾,如果張作霖執掌奉天,就會制定鼓勵招商引資的計劃,為美國投資提供便利,這也讓美國方面倍感振奮。

當然這些合作還要具體考察,也需要時間。張廷蘭目前的主要任務,就是享受勝利果實,以小搏大,風險極大,但是收益也十分驚人。

首先一點就是正金銀行的信用開始破產,在報紙的密集轟炸之後,在血淋淋的事實面前,奉天老百姓對於洋人的迷信破滅了。他們紛紛跑到正金銀行,要求將銀行券兌換成金銀,漫長的人群,將銀行門前的街道都堵死了。

這個場景同不久之前何其相似,不過那時候被擠兌的是官銀號,正金銀行資金斷裂,根本沒有辦法應付大規模的擠兌,僅僅兌換了二十幾萬元,就被迫停了下來。

他們越是如此,奉天老百姓就越是沒有信心,其實持有正金銀行的貨幣的主要是有錢人,包括滿清的遺老遺少,著名學者,官僚富商。普通的奉天老百姓在交稅的時候,主要使用的還是奉票,他們手上偶爾能有點日本銀行券,不過數量也很稀少。

大規模擠兌出現之後,這些富人也坐不住了,以往被他們視作比金子還保值的日本銀行券,也有變成廢紙的危險,就在他們準備去兌換的時候,又傳出正金銀行拒絕給幾位大戶兌換的訊息,這幫人的信心自然就崩潰了,瘋一般的跑到了正金銀行,結果人家關門上鎖,門前日本士兵死死守衛,根本不給兌換。

“該!活該!”張學良憤憤的說道:“這幫傢伙傾家蕩產才好呢,他們不相信中國的錢,相信日本人的錢,以為日本人就是天王老子,結果怎麼樣,小鬼子一樣靠不住!”

危機消除大半,張廷蘭也難得有了輕鬆的時間,又被張學良拉了出來,跑到茶館,一面聽先生說書,一面品茶。這些茶客的話題也離不開正金銀行的事情,全是哪位老大人幾十萬存款提不出來,哪位富商的大把銀行券就要變成白紙……

“漢卿,其實這些都是恐慌而已,正金銀行三分之一的股份握在日本政府手中,你說日本政府會放任不管嗎?現在日本忙於國內,而且三井,三菱等一批財閥受損嚴重,他們要先彌補財閥的損失,過了這段時間,日本人還會注資,正金銀行危機也就過去了。”

“廷蘭哥,你是說銀行券還會恢復嗎?那豈不是便宜這幫傢伙了!”

張廷蘭笑著點點頭,然後又搖搖頭:“理論上的確如此,但是事在人為,不是還有我呢。手裡頭銀行券最多的就是滿清遺老遺少,這幫傢伙把搜刮的民脂民膏都存到了日本人的銀行,以為這樣就能保證安全。現在正金銀行無法兌換,他們都快絕望了,官銀號馬上就會推出一個新的舉措,那就是用新奉票換購正金銀行券,不過只能打個對摺!”

要想發展工業,就要有源源不斷的投資,這些投資當然要靠金融系統提供,換句話說沒有金融的自主權,就別想發展工業。銀行和貨幣被外人操縱,只需要在企業週轉不靈的時候,卡一下資金,好端端的工廠就會完蛋。

這也是民國曆史上,中國發展不了重工業的原因,因為重工業投資週期太長,見效太慢,沒有金融力量保駕護航,根本就沒有希望。後世的情況也是如此,非洲拉美等等落後地區,金融多半也都攥在外國的手裡,所以他們只能一直落後下去,沒有工業支撐,稍微有點風吹草動,他們就要首先遭難。

正是看透了這一點,張廷蘭才選擇正金銀行為打擊的第一物件,事實也如同他想的一般,正金銀行果然陷入了困境,那幾個前去擠兌的大戶也是張廷蘭安排的,日本人能做初一,張廷蘭就能做十五,現在所有人都不相信正金銀行,正好是落井下石的好機會。

張廷蘭不在乎擠兌銀行獲取的那點利潤,他的圖謀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