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零七章 良幣驅逐劣幣,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金銀行投資債券失失敗,血本無歸,日本國內出現動亂,這些接踵而至的訊息,極大的動搖了中國老百姓對於日元的信心。
紙幣的基礎就是信用,因為列強國力強盛,經濟發達,所以中國老百姓相信他們的貨幣,而列強也就能夠憑藉一張張的白紙,換取中國百姓的血汗。如今日本出現了這麼大的麻煩,還值不值得信任,讓很多老百姓都產生了疑問。
特別是奉天的老百姓,這些日子大量的報紙都在介紹日本的米騷動,日本人也因為吃不起大米,而發動暴亂,各大城市都失去了秩序。僅僅是大阪一地,上街遊行的民眾多達三五萬人,這些人白天遊行,晚上就進攻米店。
他們常常是幾百人一夥,砸開米店,攻擊警察局,搶佔火車站,扣下運輸糧食的火車。這些人搶到糧食之後,就分給窮人一部分。結果那些窮人也都加入進來,參加暴亂的人數就好像滾雪球一般,越來越大,波及的範圍越來越廣,各大主要城市都出現了騷亂現象。
漸漸的騷亂也超出了控制,搶奪的目標也不僅僅是大米,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在搶奪的目標之中,幾乎所有店鋪都受到波及,甚至一些富人的住宅也受到攻擊。
流氓地痞等等勢力也都粉墨登場,藉著社會大亂的機會,開始大肆偷竊搶劫。整個日本的治安癱瘓大半,遊行已經超出了控制,日本政府也不得不痛下決心,採取血腥鎮壓。
日本政府一共調動了一個騎兵聯隊,一個工兵營,還有一個野戰炮師團。無數荷槍實彈計程車兵衝上了大阪街頭。瘋狂逮捕遊行的人員,稍有反抗,就會被擊斃,幾個小時的功夫,這幫日本兵就打死了超過兩千人。
鮮血染紅了大阪,這些日本人對外人狠辣,對待自己人也同樣不客氣。監獄已經爆滿,全都關押的是參與騷亂的人,這個時候日本政府不再管這些人是否被冤枉,他們需要的就是震懾。用血淋淋的事實,讓那些參加騷亂的人屈服。
不只大阪如此,神戶、名古屋、東京也都難逃厄運,軍警和遊行隊伍發生了血腥衝突,究竟有多少日本人被打死。恐怕永遠無法統計。
日本社會動亂是空前的,就連美國的財團也沒有想到會產生這麼驚人的效果。最初弗雷德透過關係網聯絡到他們。希望能夠一同攻擊日本的債券市場,這些財團最初根本沒什麼興趣,他們對於張廷蘭的勢力不屑一顧。
不過美國人也有自己的考慮,他們對於日本大肆擴張在中國的勢力範圍,獨霸市場,已經很不滿了。因此能給日本人找點麻煩,他們還是很願意的。
這些人也沒有把張廷蘭當成平等的盟友,只是讓他衝鋒在前,如果真的成功了。他們在跟進,如果失敗了,那就和他們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結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張廷蘭砸進去的資本,就好像在雪山頂部投下了一個小雪球,這個雪球越滾越大,越滾越快,呼嘯著向山下衝來,變得勢不可擋,最終引發了一場雪崩。
大規模騷亂開始後,日本政府果斷出手,投入了巨資穩定金融,而在此之前,猶太資本已經全部撤離。短暫的交鋒,他們一共捲走了兩千多萬日元,雖然比不上歐洲的大餐誘人,但是完全可以算上一頓美味的點心,這些財團心滿意足
直到此時,張廷蘭代表的這股勢力才正式進入了美國財團的眼界,或許可以利用他們來抗衡日本,擴充套件美國的商業利益。
透過這次合作,張廷蘭終於獲得了美國勢力的認可,在未來的二三十年,太平洋地區,唯一能夠制衡日本的勢力就是美國,引入美國力量,對於抑制日本的膨脹很有好處。
而且美國人和日本人不一樣,他們看重的是商業利益,雖然貪得無厭,但是相比於日本的吃人不吐骨頭,可是要太多了。弗雷德將美國財團希望加強合作的意願透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