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八章 新老師,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然不是,他們訓練的標準比起軍隊差得太多了,不過是讓他們學會一點軍事技能,東三省地面也不算太平,有大量的山賊土匪,他們赤手空拳肯定要吃虧的。而且接下來他們要開發荒地,狼蟲虎豹什麼的,遇到也十分正常,要是不會自保,就成了猛獸的美餐了啊。”
張廷蘭說著還故意用手比劃了一個大老虎,張牙舞爪,一副要吃人的模樣,周芯瑤的臉上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當然對這些民兵進行訓練,目的絕對不是讓他們卻對付野獸,實際上民兵就是奉軍的力量倍增器。
張廷蘭在組建的農場的時候,就開始訓練民兵了,一個農場,一個村子,一隊民兵,這已經成為了慣例。最先這麼做的就是遼南,現在已經初見成效,地方的匪患得到了極大的降低。
東三省的土匪就像是韭菜一樣,剿滅了一茬,還有一茬,從滿清開始,甚至一直綿延到了九一八事變之後。推究其中的原因,就是政府力量太弱,無法深入到了每一個角落之中,就給了土匪生產空間。
現在有了民兵之後,情況徹底扭轉過來,小股的土匪根本不是民兵的對手,即便是大股的土匪,活動也處處受到限制,貿然發動攻擊,就會受到民兵的聯合抵抗,而且早就蓄勢待發的正規軍也會立即行動,這些土匪不只搶不到什麼東西,還會損失慘重。
這種局面不用持續時間太長,只要幾個月就足夠了,沒有任何的補充,光吃老本,還要不斷的被攻擊,哪夥土匪也受不了。因此大部分的土匪都維持不下去了,相繼解散。
這時候奉天又在大肆招收老百姓,開荒屯田,等於是給所有人都找了一條活路,那些罪責很輕的小土匪幹脆都變成了農民,老老實實的種地幹活,雖然辛苦一些,但是也比冒著掉腦袋的危險混江湖要好。
只有一些罪惡深重,匪性入骨的江洋大盜沒法回頭了,他們或是潛逃外地。或是直接被擊斃了,從遼南開始,整個奉天的匪患都被大大削弱,甚至有望徹底根除。
其實用這種方式對付土匪也不算什麼新鮮事,當初曾國藩對抗太平天國。靠的就是地方的團勇,不斷的壓縮太平天國的生產空間。論起勇氣和戰績。曾國藩的湘軍比起太平軍差的很多,但是就靠著這種不斷蠶食的辦法,將太平天國生生擊敗了。
當然曾國藩的湘軍依靠的勢力是地主階層,滿清在剿滅太平天國的時候,也讓地方勢力不可抑制的膨脹起來,種下了亡國的禍根。而奉軍則不會犯這種錯誤。地方的民兵實際上全在政府的掌控之中,他們只能增強政府的力量,而不會將軍權分走。
另外在這次對付高士儐的戰鬥之中,民兵也發揮了極為重要的作用。他們是奉軍有力的補充,沒有他們的努力和犧牲,僅憑著一個團的奉軍主力,是絕對擋不住上萬吉軍的輪番攻擊的。
而且民兵在對付玉智雄一的時候,也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不只提供情報,還幫著遲滯日軍,對於最後的勝利,居功甚偉。
從這次事情之後,奉天上下對於民兵的價值有了全新的認識,平時他們是維護地方安寧的基石,戰時他們是主力部隊的有效補充,是最穩定的兵源。
大力發展民兵,能夠讓奉軍花費較小的代價,換來強大的動員能力,因此在規劃移民的時候,就把民兵訓練放到了極為重要的地位。
這些難民進入收容中心開始,頭三天是熟悉各種紀律,然後十天左右的時間就是簡單的軍事訓練,讓他們初步瞭解紀律,學一點防身的本事。到了地方之後,還要利用農閒的時間進行訓練,累計訓練時間超過半年之後,就給他們配發一些武器,主要是奉軍淘汰的步槍。
他們就基本上能夠很好的完成自己的任務了,周芯瑤看了看這些民兵的訓練,然後笑著說道:“拙言,他們訓練之後,是不用害怕狼蟲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