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七章 開發兵團,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都排好隊,每人一套新衣服,不許亂了!”
“說你呢,聽見沒有!”
說話之間一個年輕計程車兵手中的鞭子啪的一聲,抽在了一個有點發呆的少年身上,頓時留下了一道青紫的印記,吃痛的少年急忙站到了隊伍裡面,不敢東張西望了。
這裡正是皇姑屯車站的對面,張廷蘭在這裡建立了一個臨時的收容中心,足足佔地一百多畝,最多能容納七八千人左右,這裡正是關內移民進入奉天的第一站。
他們要在這裡進行統一的登記,然後進行分配,來東三省的民眾也分成了很多的種類,除了最普通的難民之外,還有一些小商小販,市民,教師工人等等,他們都有一點資本,只需要登記一下,獲得合適的身份,然後就能去找工作,在奉天安頓下來,這部分人基本上不會住收容中心的。
在這個中心主要負責的就是難民,他們沒有任何謀生的手段,到了關外也只能種地,這些人多數家裡頭受了災害,身無分文,甚至都到了衣不遮體的地步。
對他們收容中心要發放衣物,提供食物,進行簡單的教導,然後等待安排出合適的土地,他們就可以轉移過去,組成一個個全新的村鎮,安家落戶,生根發芽。
整個東三省的移民工作都是張廷蘭負責的,其實原來也有不少人闖關東,即使不去管理,也會有大量的人員流入東三省。但是張廷蘭堅持認為移民只是手段,真正的目的是為了開發東三省,為了增強奉軍的實力,因此所有移民,從進入東三省的第一天開始,就要管理起來,不能像一盤散沙一樣。
不然光是一個水土不服,就足以要了很多人的性命。在原本的歷史上,大量的老百姓,就死在了闖關東的道路上,張廷蘭這麼安排,也是對所有移民負責。
現在正好是多雨的季節,關內很多地區遭災,再加上北洋和護**之間的戰亂。使得北洋政府根本沒有精力安頓這些災民,無數的災民流離失所,淪落成為流民。
張廷蘭早就和那些晉商透過氣,讓他們向關外輸送人員,按照人數的多少,可以獲得相應的報酬。這也吸引了不少商人的注意,他們主動幫著聯絡,一批批的災民被源源不斷的送到了關外。
“長官,您看小人送來了一百五十多人,每人一塊大洋,再加上路費和糧食,您該給我四百塊啊。怎麼只有二百三十塊大洋啊,小的給您辦事,也不容易,你不能讓小人賠本啊!”
“你不用哭窮,我剛才已經盤問了這些人,在路上有三十幾個難民死了,而且你給他們吃的都是棒子麵爛菜葉,甚至就是一些野菜。值不了幾個錢,能給你這些錢,已經算是格外開恩了,要是你再敢不把難民的生死當回事,這買賣你也別想做了!”
目前負責管理這個收容中心的是王松亭,他就像敢蒼蠅一樣,擺了擺手。把這個商人打發走了,正巧此時張廷蘭也到了這邊視察,王松亭急忙迎了過來。
“廳長,託您的洪福啊。今天又來了五撥人,一共七百多人,加上前兩天過來的老百姓,足夠新建一個鎮子了啊!”
“動作不滿,新來的移民狀態怎麼樣?”
王松亭微微苦笑著搖搖頭:“說實話,不算太好,他們多數都是災民,本來就飢寒交迫,又趕了挺遠的路,走到了奉天,一路上就有不少人都累死了。”
“咱們不是讓這幫商人給災民提供醫藥麼?還答應他們報銷火車票,這錢都咱們出了,他們怎麼還不管老百姓死活,讓他們累死在路上啊?”
“廳長,商人幹什麼事情都要算計自己的利潤多少啊。治病不是一筆小錢,而且有了病人拖累,還會影響他們的行走速度。至於坐火車雖然好,但是花費太高,因此很多人都不讓災民坐,甚至有人弄出了假火車票,跑到咱們這來騙錢,所謂無良奸商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