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十六章 治安和地皮,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書成也是個老江湖,他這一番明著說給喬瑞軒聽,實際上也是在給張廷蘭下套,防著他強搶地皮,雖然目前來看張廷蘭這個小土匪辦事還算規矩,但是誰也不能擔保他會不會有別的心思,商人地位本來就不高,面對這些玩槍桿子的更是沒有底氣。
對於劉書成的這些小算盤,張廷蘭也沒有在乎,他的眼光絕對不可能侷限於商業上面,因此他也就是提提大約的發展戰略,至於如何落實還要交給劉書成這樣的代理商人,畢竟他們才是專家。
張廷蘭笑著衝喬瑞軒說道:“喬兄,我聽說晉商之中,喬家是一個大戶,不知道您和喬家是什麼關係?”
張廷蘭從劉書成的介紹之中,聽到了他是山西人,加上他又姓喬,因此不由得他聯想到了大名鼎鼎的喬家,相信很多人都會知道喬家大院,影視作品將喬家推上了晉商代表的位置,但是實際上晉商是明清中國社會不容忽視的一股力量。
山西土地多貧瘠,當種地養不活自己的時候,山西人就開始了經商,明朝時期,山西晉商把持鹽業,獲得了鉅額的財富,在明朝官場上更是出現了勢力雄厚的晉黨,他們為商人利益代言,堅決阻止朝廷收取商稅,造成了明朝財政的空前窘迫。
在明清之交的時候,晉商大肆透過走私獲利,大量鹽鐵和糧食輸送到了關外,壯大了滿清的勢力,客觀上協助了滿清入關,在這一點上也是晉商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而到了清朝之後,晉商的勢力有增無減,錢莊票號更是開遍了天下。
張廷蘭對於晉商的歷史還有有些瞭解的,民國初年,正是晉商由盛轉衰的重要時期,傳統的經商理念跟不上時代的變化,而且無能的zhèng fu不能給商人提供足夠的保護,相反還向他們敲詐勒索,面對著西方金融銀行的步步緊逼,山西的錢莊票號毫無抵抗能力,最終延續了明清兩朝的中國商幫勢力開始迅速瓦解。
當然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目前晉商還是有著豐厚底蘊和強大經營能力的。
喬瑞軒聽到張廷蘭提起了喬家,他苦笑著說道:“張少,不瞞您說,在下的確是喬家的人,不過並非是嫡傳,只是同宗而已。從家父開始,苦心經營了大半輩子,也沒有積攢下多少家底,好不容易買下了一塊地皮,準備著用來收購關外特產,結果還被升允霸佔了。”
“家裡祖傳固然不錯,但是還是要看自己。”張廷蘭笑著說道:“喬兄,你能看重那塊地皮,就證明你有不錯的眼光,現在正是一個新舊交替的時代,機會無數,就看你能不能把握,如果把握住了,自己開創一份比起晉商世家還豐厚的家產也不是不可能。”
喬瑞軒年紀還不大,正是野心勃勃的時候,就在八年前,喬家的第四代當家人,人稱“亮財主”的喬致庸去世,喬瑞軒還親自參加了他的葬禮,十幾歲的他徹底被那種大場面震撼了,無數的官員,各地的賓朋故舊,前來弔唁的都是鼎鼎大名的人物,其實從那一刻開始喬瑞軒就立志要創下一份遠超喬致庸的家業。
喬瑞軒在掌握了家中生意之後,就把經營的重點放在了關外,他知道關外的黑土地物產豐饒,而且剛剛開發潛力巨大,只是他剛開始行動,就被升允霸佔了地皮,讓喬瑞軒的事業受到了嚴重的打擊。
“張少,劉老哥早就說您有點石成金的本事,還請你指條明路吧?”喬瑞軒已經聽出了張廷蘭話中招攬的意思,因此躬身請教。
張廷蘭也沒有客氣,轉身從桌子上拿出了一張巨大的圖紙:“老劉,喬兄,你們都來看看吧,這是我草擬的一個商業開發計劃,我準備在奉天商阜地的北邊建一個北市場,如果條件允許,在南邊再建立一個南市場,現在我下了不少功夫,可以說已經有了一些眉目,就等著有識之士加盟呢。”
張廷蘭說話之間把圖紙展開,喬瑞軒和劉書成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