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章 一意孤行,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們的後腿。而且這些年以來,列強一直都避免中國出現一個能統一全國的強大政府,他們採取分而治之的辦法。老袁執政之後,他們就扶持孫文一黨,不斷的添麻煩,現在老袁完蛋之後,他們繼續支援南北雙方的較量。所有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讓中國陷入內鬥之中,永遠受他們的擺佈。”
“其實情況很明確,我們要想統一中國,不能只和北洋政府比較實力,這樣毫無意義,我們應該和列強比較,在不能同列強叫板之前,我們就不能貿然行動。假使我們現在出兵進關,控制了北京,大軍南下之後,東北空虛,日本人在東三省搗亂,我們該怎麼辦?另外列強還可以支援直系,也可以支援孫文,讓他們繼續和咱們鬥下去,如果南方出現叛亂,我們到底需不需要出兵?”
張廷蘭連續兩問,讓在場的眾人都有些動容,楊宇霆更是直接說道:“大帥,拙言說的一點錯都沒有,當年的袁世凱何等的強勢,幾乎掌握了全國,可是最後不還是落了一個身敗名裂的下場,說到底我們的敵人不是國內,而是幕後的列強,在沒有足夠把握的時候,絕對不能貿然出兵。”
“大帥,別的不說,打仗就是在拼財力和物力,東三省這兩年財政改觀很大,但是赤字依舊不少,需要花錢的地方更多,大量的移民還沒有安頓好,新開墾的土地還沒有完全發揮潛力,如果能等上三五年的時間,所有工作都能進入正軌,這時候再談動兵的事情,或許會更好。”
作為奉軍的大總管,王永江也從他的角度提出了反對意見,張廷蘭、楊宇霆、王永江三個人正是奉軍新派人物的代表,他們一同反對,對老張的影響也不小。張作霖眉頭緊皺,一言不發。
“過了,太過了!”吳俊升在一旁甩著大舌頭說道:“你們的看法太過悲觀了,雖然列強的態度很重用,但是咱們也不能光想著和列強對著幹,還可以主動溝通麼,大家坐下來好好談談,只要我們答應繼續維護列強的利益,他們也不一定非要和咱們作對。而且你們所說要和列強又叫板的實力,這話說得容易。可是做起來難啊,三年五載,還是十年八年,甚至是一二十年,我們能等得起麼?”
吳俊升的華里頭說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年頭的問題,張作霖他們年紀都不小了。五六十歲上下。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老人了,如果再等一段時間,他們能不能撐下去還不一定,因此他們迫切的希望能夠大舉入關,好能夠享受一些開國元勳的待遇!
想到了這裡,張廷蘭更擔心老張的態度。畢竟老張要是不願意繼續等下去,那情況就真的麻煩了。
政治從來不是對錯這麼簡單,還要看思考問題的角度,也就是屁股坐在了哪一邊。偏偏這種事情都是誅心之論,沒法拿到檯面上說,張廷蘭也不免有些著急。
整個場面十分安靜,所有人都一言不發,一切都好像凝固了一般。
一直沒有說話的張作相突然開口說道:“大帥,方才吳督軍的說辭我聽明白了,一言以蔽之,就是讓你做袁世凱第二,繼續維護列強利益,說白了就是繼續抱殘守缺!這次巴黎和會列強的嘴臉已經暴露無遺,那是一幫吃人不吐骨頭的猛獸,和他們談判,到了最後,就免不了袁世凱的下場!”
說到了最後,張作相站起身,躬身說道:“雨亭,該如何決斷,就看你的想法了!”
張作相說完之後,轉身離開了老虎廳,張廷蘭也緊緊跟隨,父子倆心裡頭都清楚,老張這次沒有明確支援他們的觀點,其實就是預設了吳俊升等人的看法,他們都有些失落。
爺倆一前一後,回到了府邸,張作相眉頭緊皺,嘆口氣說道:“拙言,今天咱們爺倆把該說的話都說完了,一切就看雨亭怎麼選擇了,你也不用過於操心了!”
“爹,奉軍能有今天,一路走來很不容易,我是真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