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三十章 一意孤行,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一戰結束之後,和會召開,奉天的一干擴張派就意識到這是一個好機會,老段外交失敗,威信掃地,國內民怨沸騰。而且老段執掌北洋之後,對其他派系不斷削弱,同直系的關係急轉直下,雙方勢同水火。再加上西南軍閥和孫文黨羽,整個中國成了一團亂麻,吳俊升等人就認為渾水摸魚的時機到了。

“拙言,辦事情都講究一個先易後難,你一心盯著俄國遠東,還出兵海蘭泡,這樣只會得罪列強,別看因為此事,天下的輿論把你捧得很高,說什麼青年軍人的楷模,但是你要知道,俄國到底是個強國,他們內戰結束了,你這就是趁火打劫,人家能不找奉軍算賬麼,照我看最穩妥的辦法就是把人馬都撤回來,然後全力南下,掌控北京大權,咱們奉軍也有君臨天下的一天!”

張景惠在一旁順著吳俊升的話說道,不過他一邊說,一邊感到了場面氣氛有些不對,有幾雙銳利的眼睛都盯在了他的身上,讓豆腐張的心裡頭一陣陣的發毛。他也感到自己有些失言了,竟然話裡話外直接指責張廷蘭,為了虛名,出兵遠東,這個罪名可不小,就這麼按到了張廷蘭的腦袋上,等於把那些親近張廷蘭的人都得罪了。

“敘五,出兵遠東,是大帥同意的,而且你也不能光想著得罪俄國人。”孫烈臣在一旁沉著臉說道:“我們這麼多機器裝置哪裡來的,不都是從俄國人身上撈取過來的麼,別的不說,咱們不出兵遠東,美國人能把步槍和子彈的生產線給咱們麼?放眼中國,哪個工廠一年能生產幾十萬條槍。咱們奉軍裝備精良,冠絕天下,全靠著拙言的謀劃,誰要是端起碗吃肉,放下筷罵娘,我孫烈臣就不答應!”

孫烈臣的話也比較重,不過他知道這話他必須說,不然麻煩更大,因為就在張景惠信口開河的時候,張作相已經在一旁橫眉立目了。也難怪張作相生氣。人家孩子拼死拼活,為奉軍操勞,沒有得到一句好,還被指責,換成誰都會不滿。

而且不只是張作相。在座的眾人之中,王永江、朱慶瀾、楊宇霆等人臉色都不好看。他們和張廷蘭之間關係都非常密切。隱隱的已經成了一個派系,張景惠質疑張廷蘭,搞不好就會引起奉軍新舊兩派的矛盾,也只有孫烈臣能站出來緩和氣氛。

張廷蘭在一旁眉頭緊鎖,突然他站起身,衝著張作霖和在場的眾人躬身施禮。然後說道:“大帥,能不能給我一個機會,把我的一些想法全盤說出來?”

老張微微點點頭,張廷蘭一擺手。讓人東三省的地圖掛在了大廳上面,然後站在了地圖前面,掃視了一下全場,然後說道:“諸位請看,東三省幅員遼闊,資源豐富,是難得的好地方,但是我們的戰略環境並不好,北邊有沙俄泰山壓頂,東邊又有日本人,兩個帝國把咱們包圍在了中間!”

張廷蘭說著指了指外東北和烏蘇里江一片,又指了指朝鮮,然後說道:“大家可以看看,外東北和烏蘇里江以東原屬中國,卻被俄國人割佔了,他們不只是為了這裡的資源這麼簡單。而是有著深刻的戰略考慮,只要把這裡霸佔了,東北北邊的出海口就被封死了,我們和日本海咫尺天涯,沙皇的這一手是有著非常歹毒的戰略謀劃的!”

“再看看朝鮮,自從甲午戰爭之後,這裡被日本竊據,日俄戰爭之後,旅大又到了日本人的手中,我們的東邊也被封死了,尤其是失去了旅大之後,東三省南邊的出海口也被封死大半,從整個局勢來說,我們實際上處在一個牢籠之中,四面刀槍環飼,稍有不慎,就會粉身碎骨!”

對於東三省的戰略形勢,在座的都有自己的判斷,而能夠如同張廷蘭一般,說的這麼清楚,那就十分稀罕了,楊宇霆等人在一旁也頻頻點頭,贊同張廷蘭的判斷。

“大勢已成,到目前為止,雖然奉軍實力有所提升,但是格局還沒有變化,我們貿然南下,列強肯定會扯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