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一十九章 突飛猛進的奉軍,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拙言,美國人的東西就是先進,你看看,咱們的步槍就跟流水一樣,不斷製造出來,和以往相比,簡直就是天上和地上,差別太大了!”
陶吉平十分概況的說道:“自從引進了美國的生產線之後,咱們年產量能達到二十萬杆步槍,光憑著奉天兵工廠一個廠子的產能,就能壓過關內所有兵工廠的總和,實在是不可同日而語。”
以往奉天的三個兵工廠,每月的步槍產量最多的就是吉林兵工廠,也不過是兩千七百杆左右,還不能完全滿足奉軍的需要。現在一下子鳥槍換炮,將美國的雷明頓和西屋公司的生產線引進過來之後,產量直線上升。
這兩座公司一共有七條步槍生產線,最初奉軍解救了美國的僑民之後,美國政府迫於無奈,答應提供奉軍步槍生產線,但是隻準備提供一條,其餘的都暫時拖著。
可是隨即干涉俄國的戰鬥爆發了,美國人也發現了奉軍的價值,美國人派兵到了西伯利亞之後,也和日本人一樣,先選擇了海參崴作為大本營。讓狹小的海參崴一下子變得擁擠起來,美國人,日本人,俄國的各種勢力,大家盤根錯節,光是一個後勤保障就是巨大的困難。
這時候張廷蘭透過了克利夫蘭財團,向美國政府提出了倡議,奉天早就和協約國達成過戰爭物資的出口協議,現在完全可以繼續向美國提供戰爭物資和後勤保障,富饒的東三省可以充當美國的後勤基地,提供一切援助。
美國政府反覆權衡之後,也覺得這是最經濟,最划算的辦法,因此他們也同意了奉軍的提議。作為回報。美國的莫辛納幹生產線全都一股腦的搬到了奉天,美國人還派出了一批技術人員,協助奉軍掌握生產技術。
一共七條生產線,四條放在了奉天,兩條放在了哈爾濱,另外一條放在了吉林,按照美方的測算,如果奉軍完全掌握了美方的生產方式之後,年產步槍至少能達到驚人的一百萬杆,別說是滿足奉軍使用了。就算是武裝全國的軍隊,也不是不可能。
當然如此龐大的產能美國人不會輕易讓奉軍自己控制,美國人拉上了俄國白軍,同奉天簽訂了一個三方協議,也就是說奉軍生產的步槍七成要供應俄國白軍使用。協助他們對付多數黨。
對於這個協議張廷蘭也欣然接受,畢竟對付多數黨是各方暫時共同的利益。而且還有百分之三十的預留空間。三個兵工廠,至少能生產三十萬杆步槍,按百分之三十計算,那就是將近十萬杆,也足夠武裝奉軍了。
“拙言,除了步槍之外。咱們又從美國引進了子彈生產線,原本這塊一直是咱們的短板,雖然相比國內的其他兵工廠,產能遙遙領先。但是在國際上還是不夠看。”
“沒錯,咱們原本的彈藥產量僅能滿足國內戰爭,或是小規模的地區衝突,如果應付幾萬人的會戰,就要捉襟見肘。”
生產能力不足,一直是奉軍的一大弱點,尤其是面對擁有龐大工業能力的列強,奉軍的差距就更大了。正是有了這個認識,張廷蘭雖然力主出兵遠東,並且搶佔了海蘭泡和江東六十四屯,但是接下來張廷蘭就選擇了沉寂。
將伯力和海參崴的工廠控制在手中之後,奉軍就沒有什麼大動作了,任由日本軍隊控制了整個遠東,甚至打到了赤塔,整個貝加爾湖以東,都被日本人拿到了手中,小鬼子可以說是志得意滿,洋洋得意。
張廷蘭很清楚,俄國多數黨早晚會打到遠東,也會和日本人死磕,暫時就先讓日本人得意一段時間,奉軍正好能夠利用這段時間,把軍工體系充實起來,產能跟上,至少能保證十萬大軍,出國作戰的需求,這樣奉軍才能坐收漁人之利。
“陶廠長,引進美國的生產線之後,子彈產量有多少的提高?”
陶吉平滿臉都是得意,笑著說道:“拙言,簡直就是天差地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