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章 新聞釋出會,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媳婦,你覺得我這身軍裝還算不錯吧!”

張廷蘭已經下令邀請各國記者,召開一個記者會,向各國說明中東路的情況,自然要穿著的正式,換上了將校呢的筆挺軍裝,武裝帶,馬靴,佩劍全都配上了,整個人顯得英武瀟灑,舉手投足之間都帶著一股子氣勢。

周芯瑤看得也有點發呆,微紅著臉,幫他整理衣服,弄得一絲不苟,都準備差不多了,張廷蘭才邁著大步走進了會場。

中東路別看只是一條鐵路,但是卻牽動著遠東,乃至世界各國的心,這條路戰略價值太重要了,而且又是這樣一個敏感的時期,不由得各國不關心。但是到目前為止,他們只得到了一些零星的小道訊息,真正有價值的官方資料一點沒有,特別是俄國方面,大家甚至不知道總督霍爾瓦特是死是活,各國都迫切想要弄清楚中東路到底發生了什麼。

張廷蘭一出現在會場,中外各國的記者外交人員都把眼光停留在了他的身上,很多記者甚至忍不住發出了驚呼的聲音,當然也包括許多中國記者在內,雖然不清楚具體發生了什麼,但是有一點大家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這場戰鬥之中,中國人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沿線的俄國士兵幾乎被掃蕩一空。

這絕對是多少年來,都不曾有過的壯舉,中**隊擊敗了列強!造成的震撼不亞於晴天霹靂,而做為這場行動的指揮者,竟然是這樣的年輕,幾乎就像是大學裡面的學生,不只年輕,而且英俊瀟灑。簡直就是青年的偶像,這樣一個年輕人,帶領著老大帝國的軍隊,擊敗了一個列強,簡直讓所有人都驚詫不已。

“各位尊敬的外交官,記者朋友們,相信大家都十分關注中東路的情況,想要知道這些天究竟發生了什麼,我現在向大家簡單介紹一下,然後可以由大家自由提問。”

作為一個執掌殺伐。一身硝煙還沒有散去的將軍,身上自然帶著一股子殺氣,張廷蘭一開口,所有的記者都仔細傾聽,手中的筆不住的滑動著。

“自從俄國出現了政變之後。中東路沿線隨之出現了不穩定的局面,大量工人被煽動起來。進行罷工行動。嚴重擾亂了沿線的秩序。而且這些罷工行動之中宣揚一些十分激進的口號,中國方面處於安全考慮,隨即在沿線增加了駐軍,並且同俄國總督霍爾瓦特先生取得了聯絡,希望他能夠採取果斷的行動。但是就在七天前,中東路的形勢急轉直下。發生了交火事件,大批的工人和俄**隊出現了衝突,戰火又擴大蔓延的趨勢,奉軍為了維持和平和安寧。不得不採取軍事措施,協助俄國方面,維持沿線的秩序。”

在這種外交場合,張廷蘭是儘量玩起了春秋筆法,他只說是工人和俄軍衝突,造成的假象似乎是俄國多數黨煽動工人和軍隊衝突一樣,而不是中國工人和俄軍衝突,這樣一來,事件的性質就陡然發生了變化。

“隨後的事情發展遠遠超乎了我們的預料,俄國總督霍爾瓦特先生已經失去了對整個軍隊的控制,以馬爾羅夫為首的俄國多數黨,發動了旨在推翻霍爾瓦特總督的軍事政變,為了避免戰火波及中方,也為了防止多數黨的邪惡主張流傳,奉軍不得不擴大軍事行動的規模。在接下來的戰鬥之中,奉軍士兵發揚了不怕犧牲,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同俄國叛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中國民眾也給予了軍隊巨大的支援,在中**民的共同努力之下,終於將叛軍全部消滅。”

張廷蘭敘述著事情的經過,場下的記者並不完全相信,不過有一點他們比較肯定,那就是中**隊的確打敗了俄國人,雖然這可能是在俄國內亂的時候,中國人撿了一個便宜,但是這也足夠驚人了。

中東路沿線有一萬多俄軍,當年不到兩萬的八國聯軍就能打到北京城,現在一萬多俄軍竟然短短几天被奉軍解決了,這前後的反差未免太大了吧,在場的中國記者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