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一十二章 專題宣傳,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同學們,奉軍將士血戰俄軍,收復中東路,是前所未有的壯舉,為救百姓,多少士兵受傷,甚至犧牲,這就是當世的岳家軍。任何一個熱血青年,只要有志報國,就應該加入奉軍的隊伍,大家說對不對!”

“對,對!我們要投軍!投軍!”

為首一個學生帶著這些學生都湧向了對面不遠的徵兵站,奉軍戰鬥傷損很多,加上又要擴軍,因此招收新兵的工作早早就展開了,只是一下子三五十名學生都湧了過來,一下子把徵兵點給圍住了。

這可不是後世大學生遍地的時代,毫不客氣的說現在的中小學生都比後世大學生稀缺,哈爾濱城中能上得起學的青少年也不過幾百人,現在一下子湧來了三五十人,讓負責站點的老兵也有點手忙腳亂,不知所措。

而且這些學生趕了過來,又帶動了不少看熱鬧的,一下子就為了一兩百人,張廷蘭一看這種情況,急忙讓侍衛長沈華分開了人群,他來到了中間,在場的學生並不認識張廷蘭,但是一看他身上的軍裝,再加上一身的氣度,就知道他是一個負責的軍官。

因此好幾個學生就主動的央求張廷蘭,“長官我們都想投軍報國,您就收下我們吧,我們一定好好表現,絕對不給奉軍丟人。”

張廷蘭滿臉含笑,掃視了一下這些學生,有的人年紀稍微大一點,不過不少也就是十四五歲的樣子,甚至更年輕,他們願意參軍固然是好事情,軍隊之中正缺少有化的青年,但是也不能不管一切。全都收下。

因此張廷蘭笑著說道:“同學們,能不能和我說說,你們為什麼想要參加奉軍?”

“長官,我們是廣益中學的學生,奉軍和俄國鬼子戰鬥的時候,我們十幾個同學被困在了學校之中,大火蔓延,眼看著同學們都要喪命了,是奉軍士兵救了我們。剛才同學們一同去看了我們的救命恩人,他現在還處在昏迷之中。身上都被嚴重燒傷,同學們十分感動,我們也想要加入奉軍,做一個為國為民的真正戰士,長官您一定要答應我們啊!”

張廷蘭早就聽到孫安虎提起此事。還準備把這件事情作為一個典型,進行報道和宣傳。現在又有學生們主動參軍。看來奉軍的形象至少是深入了哈爾濱人的心中,絕對是一個良好的開端。

“同學們,你們想投軍報國的心情我十分理解,而且我們的軍營之中,也需要有知識有化的年輕人,你們願意主動投軍。足見你們是熱血青年,有理想,有血性,更有擔當。從你們的身上,我看到了咱們國家的希望,只要年輕人生生不息,中國早晚都是強大起來!”

這些年輕人全都涉世不深,一聽張廷蘭的讚美,臉上都不自覺的漲紅了,眼睛之中閃出了激動的神采。

“不過軍隊也有軍隊的規矩,我們也有招收兵源的標準,年齡最低限度是十六歲,還要身體健康,沒有任何缺陷。我想在場恐怕有些同學還沒有達到這個年齡,軍隊不是兒戲的地方,肯定不能收你,大家完全可以等到年紀夠大了,再來投軍。”

張廷蘭說完之後,在場不少年紀比較小的學生臉上都露出了失落的神色,那些年紀達到了標準的則是喜笑顏開。

“同學們,我還想向大家說清楚一點,想要報國,軍隊是非常好的去處,但是並不是唯一的去處。國家的強盛需要方方面面的人才,大家在做出抉擇的時候,也要仔細想清楚自己的愛好和長處。擅長理工類的,就要努力做一個技術人才,設計出更好的武器,製造出更精密的機器,軍火武器上面每一點進步,都會減少成千上萬計程車兵死傷,同樣的道理,學醫學也是如此。當然大家也可以學著投資經商,誠信經營,照章納稅,增加政府的收入,讓我們的國家更加發達,大家覺得對不對啊?”

張廷蘭其實很清楚,這些學生多數都是一時的衝動,並沒有做好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