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四十二章 村村通,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年。弄到的工廠裝置也需要消化時間,兩年正好差不多,而且那時候俄國內戰還沒有結束,奉軍就還有機會,正好利用這兩年苦練內功,把奉軍的基礎夯實了,到時候軍火能夠自產了,鐵路網也形成了,不論是面對俄國,還是面對日本,奉軍就有足夠的信心了。
“拙言,修鐵路光有物資可不行,還需要足夠的資金。”鄺榮光說道:“就按三百萬來計算,也不是一筆小錢,奉軍能拿得出來麼?需不需要向外國借款?”
鄺榮光的話也提醒了詹天佑,讓他也想起了一件事,當初袁世凱拒絕了二十一條部分條款,最後簽訂了一個刪減版的民四條約,其中就有關於在南滿修鐵路的限制。想到這裡,詹天佑也著急了,急忙問道:“拙言,資金上面奉天能夠解決麼?日本人一旦干涉能不能應付啊?”
張廷蘭微微一笑,三百萬對於別人來說,可能是一筆大錢,但是對於張廷蘭來說,就是毛毛雨了,尤其是拿下了中東路之後,光是繳獲的資金就數以千萬計,而且張廷蘭還授意喬嵐雲,讓她幫著拍賣中東路沿線的土地,毫無疑問,那又是一筆大錢,加起來修建鐵路綽有餘裕。
其實一同修建兩條幹線,四處拆借一下,也完全沒問題,只是一方面要避免刺激日本人,另外還有鍛鍊一下施工隊伍,畢竟現在奉天還沒有熟練的鐵路施工隊,東線吉奉鐵路某種程度上,就是練手用的,為了以後大修鐵路積累經驗。
”詹先生,鄺先生,資金絕對沒有任何問題,奉天也不用借款,憑著自己的財力,完全能夠解決!”
張廷蘭說道這裡,又笑道:”另外民四條約也不用擔心,日本人在簽訂條約的時候,根本沒有想到奉天能自己修建鐵路,因此他們只規定外國人在奉天修鐵路,奉天向外國借款修鐵路這兩種情況要得到了日本人的同意。可是現在奉軍憑著自己的力量修鐵路,日本人根本沒有干涉的餘地,如果日本人還想無理取鬧,奉軍幾萬條槍桿子也不是吃素的,我們敢和俄國拼命,就一樣不怕日本人。詹先生您只管專心修路,其他事情全部由我們解決,什麼都不用擔心!”
聽到了這裡,詹天佑徹底有了信心,他拍著胸脯說道:“奉天政府該做的都做了,下面就是我們這些技術人員的工作了,我願意立軍令狀,鐵路修不好,那詹某甘願受罰!”
詹天佑修了 一輩子鐵路,只有這次算是最順心的,額外的事情一點不用擔心。這就是有一個強大政府在背後支援的好處,從滿清到北洋,都沒有這種這種暢快的感覺了,詹天佑格外的振奮。
“拙言,光靠我一個人肯定不行,現在我就去幫著你們招賢納士,然後立刻考察線路,爭取儘快施工。”
詹天佑作為中國最知名的鐵路工程師,人脈還是很驚人的,別看中國很落後,但是這麼大的國家,總能有一些可用的人才,詹天佑能主動幫著招攬,張廷蘭極為高興,只要這些人才到了奉天,就別想走了,東三省鐵路就夠他們忙活的了,而且修完了東三省的鐵路,還要修通向西北,通向關內的鐵路,總之會有無數的工作等著他們呢。
“詹先生,一切都指望您了!”
送走了詹天佑之後,張廷蘭急忙去找王永江,修鐵路需要資金,需要移民,需要動員民工,需要組織建材物資,這些都離不開這位奉軍錢袋子的支援。見到了王永江之後,張廷蘭把情況介紹了一下,王永江也是異常喜悅。
“拙言你放心,鐵路的事情包在我的身上,不管需要什麼,我都一力支援,保準讓鐵路保質保量的完成。有一個控制在自己手中的鐵路網,對於奉天的發展太重要了,這是造福桑梓的好事情,王某絕對義不容辭。”
“鐵龕先生,光修鐵路還不成啊,您是不是能撥下來點資金,咱們再大修一下公路啊?”
“當然要修,不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