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三章 美國客人,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組織。

不過現在的中國連基本的主權獨立都沒有,也就沒法透過行政命令的形式,迅捷有效的把大豆貿易控制在政府的手中,那就只能採取別的手段。

“今年吉林的農場種植了超過一百萬畝大豆,加上奉天和黑龍江的種植面積,已經超過了兩百萬畝,按照估計,總產量會接近三億公斤,這已經不是一筆小數目了,完全能夠影響大豆的收購價格,等到明年,我們把種植數量在提高一倍,手上就有足夠影響大豆市場的籌碼了!”

這就是建設農場的好處,組織效率遠比以往的分散小農經濟要好得多,原本奉天大豆種植都是分散的,農民沒有什麼銷售途徑,日本人只要在某些地方設定收購點,農民收穫之後,就只能自己走幾十裡,甚至上百里送貨,挨累受罪,而且還要承受買辦的盤剝。

就在去年,日本人故意不公佈收購大豆的時間,結果很多老農不得不守著大豆等了好幾天,甚至有年歲大的農民在夜晚活活凍死了。

這也是列強壟斷中國農產品慣用的手法,在最開始的時候,他們會提供較高的收購價格,等到打敗了中國的競爭對手,再確定了壟斷地位之後,他們就和買辦勾結起來,拼命的壓榨中國老百姓。

由於沒有政府的幫助,老百姓只能忍氣吞聲,好歹大豆能比其他東西多掙一點,還能直接換成資金,受了多少委屈,老百姓都只能忍著。不只是大豆,諸如棉花和菸草等經濟作物都是如此,只是中國的農民沒有別的出路,不得不把產品賣給他們而已。

張廷蘭利用各大農場,大面積的種植大豆,同樣也會設定大量的收購點,直接和日本人競爭,迫使他們把收購價格提升起來,讓利給老百姓。

“拙言,你的構想不錯,只是就算咱們控制了大豆的原料,能抬高一定的價格,但是隻要日本人壟斷了榨油廠,咱們一樣要受制於人啊!”

“沒錯,不過山人自有妙計,小日本絕對佔不了便宜!”

張廷蘭賣了一個關子,大傢伙都有些莫名其妙,但是張廷蘭不說,他們也沒辦法再問,只能滿腹的狐疑。

張廷蘭又找了幾個農民,詢問他們的種植情況,這些農民不少都是關內過來的移民,說起話來南腔北調,但是大家整體對農場都十分滿意,政府給他們考慮的也十分周詳,能夠得到充足的貸款,還提供了種子和農具,這都是以往不敢想象的。

另外大家都被組織起來,修建水渠水井就變得容易多了,有了水源,又有了肥沃的土地,大傢伙對豐收充滿了期待。

“長官,以往常說穀賤傷農,咱們得了大豐收,糧食價格下來了,銀行的貸款可是需要用大洋還,就怕忙活了一整年,結果什麼都沒落下,我們就白乾了。”

“大家不用擔心。”張廷蘭笑著對提出疑問的老農說道:“鄉親們,所謂穀賤傷農是一幫無良奸商和昏庸政府勾結的結果,在奉軍的治下,絕對不會出現這種問題,我們一定讓大家豐產豐收,糧倉和腰包都鼓起來!”

張廷蘭頓了一頓,又說道:“政府會在三省範圍之內,執行農產品最低收購指導價格,簡單地說,政府會給收購糧食託底,市場糧食價格過低,大傢伙就可以把糧食都賣給政府,政府也需要足夠的糧食儲備,絕對不會讓大家吃虧的!”

張廷蘭這話說出來之後,這些農民全都露出了由衷的喜悅,多少年來,政府都是變著法的搜刮他們,現在猛然出現了一個能為他們著想的政府,這些農民都喜悅非常,大傢伙紛紛表示一定優先把糧食賣給政府,這就是農民的樸實,既然政府已經幫著老百姓著想了,老百姓也要知恩圖報。

張廷蘭他們一連走了幾個農場,情況十分滿意,然後才回到了哈爾濱。

“芯瑤,什麼時候把你堂兄請過來,我想和他商量點生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