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三十三章 美國客人,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榨油業是東北傳統的優勢專案,原來的工業中心在營口,日俄戰爭之後,日本強行把榨油工業搶到了大連,使得大連成為了新的榨油業的中心,由此也可以看出這個領域利潤之豐厚,日本人已經直接動手搶了,不只要槍,還要把榨油廠放在眼皮子底下,生怕別人染指。
張廷蘭根據現在的資料估算,日本透過大連出口的豆油就有一億五千萬公斤以上,按照這個趨勢,到了1920年,完全可以超過兩億公斤,二十公斤以上的豆餅,一年出口在一千五百萬塊以上。
整個行業的具體利潤難以估算,但是可以肯定每年至少有三千萬以上的利潤流入了日本的口袋,比起整個奉天的財政收入還要多,日本長門號戰列艦的造價不過四千多萬日元而已,也就是說在榨油業上,一年就差不多了弄出了一艘超級戰列艦。
越是瞭解這個行業,張廷蘭就越是動心,他之前也做了很多的功課,在農場之中進行了少量試種,還收購了不少小油坊,不過張廷蘭知道這些小動作還不足以動搖日本人根基,而且奉軍也不具備和日本搶奪榨油業的實力。
可是這次日本人公然進行戰爭訛詐,雙方已經到了撕破臉的邊緣,而且奉軍的軍力又得到了極大的提升,尋常兩三個日本師團,根本拿不下奉軍,有了這個底氣,張廷蘭就不能不對大豆行業下手。
張學良在一旁聽了張廷蘭的介紹,兩個眼睛也瞪圓了,他在心中默默算了一下,頓時也被其中的利潤嚇傻了。
“只要把這個行業掌握在手中,咱們至少能養活十個師的部隊,而且裝備都能換成最好的。要是用來辦教育,東三省的中小學就都有希望了,用來移民的話,一年至少能安頓三五百萬人了!”
他在算這筆賬,其他人的心裡頭也不停的盤算,數以千萬計的稅收實在是太誘人了,如果弄到手,奉天的財政收入等於翻了一倍還多,這簡直就是天降橫財。
張廷樞也在一旁大聲的說道:“哥,必須把榨油業從日本人手裡頭搶回來。大不了咱們再和日本人拼一場,有了這筆錢,咱們能練多少兵,能辦多少工廠。哥你要是早點說這裡面這麼多利潤,我早就帶著人殺到大連。把榨油廠都搶回了!”
“搶你個大頭鬼!”張廷蘭毫不客氣的說道:“旅順大連是日本人經營多少年的堡壘,海陸兼備。別說現在奉軍的兵力。再多幾倍也拿不下來,況且我們又不能逼著日本人和咱們開戰,因此這個事情必須辦得巧妙,一點點的動搖日本人的壟斷地位。”
“廷樞,你哥一肚子壞水,咱們就聽他的吧。別費這個腦筋了!”張學良在一旁笑道。
張廷蘭又眺望了下一眼看不到頭的黑土地,這裡面蘊藏了多少的財富,上天還是眷顧中國人的,關鍵是中國人自己要爭氣。把屬於自己的財富守住,而不是想歷史那樣,被日本人白白佔去,變成了他們以戰養戰的基地。
“要想虎口奪食,就要研究對方的優勢和不足,日本人壟斷東三省的榨油業,靠著兩**寶,第一就是大連出海口,第二就是先進的榨油工藝,他們使用化學浸出的方法,出油率高、粕餅中含殘油少、加工成本低、經濟效益高,而且豆粕的質量高,飼養效果好,我們的手工油坊根本沒有絲毫的競爭力。”
“拙言,照你這麼說,日本人壟斷了技術和市場,我們勝算不大啊!”到底是政商世家出身的,周芯瑤的眼光就十分獨到,一下子指出了事情的關鍵。
張廷蘭笑著說道:“這話不錯,但是這裡是中國,日本人有一樣東西壟斷不了,那就是大豆的生產,我們只要控制住了原料,主動權就會落到我們的手上。”
在後世,大宗商品的生產國,往往能夠壟斷定價權,比如美國就能極大的影響國際糧食價格,澳大利亞也有鐵礦石巨頭,還有專門的石油輸出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