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六十九章 土包子,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吳毓麟設想了很多種見面的方式,不過怎麼也沒有想到,一見面張廷蘭就會給大家漲工錢發獎金,這簡直是太出乎意料了,在場的所有工人好一會兒才聽明白張廷蘭的話是什麼意思,一個個把嘴巴張的老大,不知道說什麼。
“各位,不會是覺得工錢少了吧?”張廷蘭玩味的笑道:“我可以告訴大家,只要你們幹得好,工錢和獎金還會成倍的增長,一個大學教授一個月能拿三四百個大洋,你們當中的高階技工完全可以超過大學教授,當然要想拿這麼高的收入,就要先證明你們值這個錢!”
靠著金錢ji勵,聽起來似乎是很俗氣的一件事,但是對於這些普通工人來說,沒有什麼比起錢更實在的了,家裡頭上有老下有小,這些年造船所慘淡經營,拖欠工錢已經是家常便飯了,多少人好幾年沒買過新衣服,好幾個月沒吃過一點葷腥,在這個時候,突然有一大筆獎金落到了自己的頭上。
而且幹得好,以後很會大幅度的增長,這些工人簡直都樂瘋了,瞬間所有人都歡呼起來,從心裡頭往外透著高興。
吳毓麟也是如此,原本還在為了造船所的前途擔憂,現在一看奉軍出手如此大方,一下子就把心放到了肚子裡,工錢都不差,經費就更不會差了,他這個所長也不用掰著手指頭過日子了。
“吳所長,先給大家發獎金,再給半天的假期,讓家裡頭寬裕一下,然後你再陪著我看看工廠,既然奉軍管了工廠,就不能再半死不活的下去了!”
“一切都聽您的安排,我這就去辦!”
很快把獎金髮下去,這些工人全都喜笑顏開,結伴回家,每個人都在琢磨著給孩子買雙鞋,給老婆扯一身新衣服,再買幾斤肉,好好開開葷,能遇到一個出手大方的老闆,這往後的日子就有盼頭了。
工人差不多都離開了,吳毓麟陪著張廷蘭在廠子裡頭走了起來,一面走,吳毓麟一面介紹:“當初北洋海軍草創,向英德兩國購進了大量的軍艦,為了方便維修這些軍艦,李鴻章一手籌建了大沽廠。選地一百一十畝作為船塢廠址,最初僅有活動機房八部,馬達、
鍋爐、
汽錘各一部,廠房裝置非常簡陋。隨後向外國購買了機chuáng二十部和動力機、
抽水機、
臥式鍋爐各一臺,開始建築輪機廠房、
動力房、
抽水房、
甲塢、
木廠、
碼頭及繪圖、
辦公用房。到了1885年船塢有了打鐵廠、
鍋爐廠、
鑄鐵廠、
模件廠,而且建立了甲、
乙、
丙、丁、
戊、
已六個船塢,擁有工人六百多人。”
吳毓麟簡單的向張廷蘭介紹大沽廠的歷史,大沽廠完全可以算是中國北方最早的造船企業了,也彙集了大量的人才,建造過一千噸以下的軍艦,後來增加了軍火生產能力,能夠生產小口徑快炮。
這在中國的工廠之中已經相當難得了,後來八國聯軍侵華的時候,俄國人洗劫了工廠,機器裝置大量損失,工人大半失業,說到這裡,吳毓麟也是十分悲憤。
“大沽廠在建設的時候,並不比同時期的日本造船廠差,拖累工廠發展的就是經費問題,拿不到足夠的經費,就生產不出足夠的產品,結果到了甲午海戰之後,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大沽廠也就變成了可有可無的雞肋,然後又遭了俄國人的摧殘,如果沒有這些不幸,說不定現在大沽廠也能造千噸以上,甚至幾千噸的軍艦了,中國也不至於有海無防,任人欺凌!”
說到了這裡,吳毓麟也十分悲憤,張廷蘭也清楚其中的艱難,看著工廠的滄桑,心裡頭也很不是滋味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