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二章 借刀殺人,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離開奉天到歐洲,再回到奉天,前後已經小半年的時間了,在這其間,整個世界都在劇烈的變化,巴黎和會談完了,四年多的血腥廝殺結束,在戰火和西班牙流感的折磨之下,歐洲元氣大傷,已經露出了疲態。
而奉軍的變化比起世界更加距離,張作霖離開了,整個奉軍的老派人物有的死了,有的因為涉案被羈押,有的也開始淡出決策圈。這是一次驚人的洗牌,鄺榮光雖然只是一個科技人才,但是他對這種劇變也極為敏感。
從心底講,張廷蘭順利上位,鄺榮光還是非常欣喜的,相比張作霖,張廷蘭更加新派,更有魄力和手段。尤其是這些年東三省的新政多半都是張廷蘭一手推動的,最讓鄺榮光欣喜的就是張廷蘭對工業發展不遺餘力的支援,在全國諸侯之中,都是首屈一指。
有了這樣一個當家人,東北的發展絕對能夠更加快速。再度見面,鄺榮光欣喜異常,笑著對張廷蘭說道:“拙言,這次弄到的兩套鋼鐵裝置規模,在德國來說,規模不算最大,但是技術水平卻相當不錯。不只能夠供應兵工廠使用,而且還能用在海軍艦船上面,只要能消化吸收了,又一塊短板就被補上了!”
眾所周知,在海水之中有大量的鹽分和需物質,具有極強的腐蝕性,如果不做特別處理,只要鋼鐵只要沾上一點海水,就會出現腐蝕的問題。
現在奉軍也籌建了造船廠,但是一些關鍵的鋼板還要從國外採購,這還只是千噸以下的小船,如果想造更大的船艦,材料的難題是必須克服的一關。而且也是最麻煩的一關。
張廷蘭也沒有想到鄺榮光他們竟然能弄回這樣的寶貝,臉上已經樂開了花,他和楊宇霆親自走上了貨輪,看著那些碩大冰涼的機器,張廷蘭眼中已經露出了熾熱的光,這些東西就是源源不斷的優質鋼材,就是軍艦大炮,就是碾碎日本的動力源泉!
“鄺先生,鞍鋼現在是奉天鋼鐵行業實力最雄厚,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工廠,我準備把這批裝置主要放在鞍山。不過這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裡,還要充分利用其它地區煤鐵資源,多建立一些鋼鐵廠。”
“沒錯,在鞍鋼建設之初。就把這裡定位成一個老母雞,然後孵化出更多的小雞。讓鋼鐵廠在東北全面建立起來。以往是各方面的條件不成熟。咱們只能全力打造鞍鋼,現在已經有了這個條件,完全可以多建設幾個鋼鐵廠。”
多建設鋼鐵廠,不僅能夠擴大產能,在戰爭之中,還能儘可能的保證鋼鐵供應。不至於一個鋼鐵廠被毀了,供應就跟不上了,這也是必然的選擇。
“鄺先生,我這段時間瞭解了一個東北的需產情況。最適合搞煤鐵聯營的就是鞍山本溪一帶。但是其他地區也有不少煤鐵資源,完全能夠建立起一個幾萬噸,甚至十萬噸級的鋼鐵廠。吉林通化和伊春,熱河的赤峰,三地都有豐富的資源,我準備把一部分的裝置運到這些地區,建立起三座鋼鐵廠。然後下一步的重點是東蒙,甚至是西北一帶,這裡經濟落後,又深處內陸,建立工廠能發展經濟,還能避開日本人的兵鋒。”
鄺榮光點了點頭,然後說道:“拙言的想法很好,我也比較贊同,這次把裝置運回來之後,我準備再四處考察一圈,把東北資源的分佈做到心裡頭有數,建立三個鋼鐵廠的手筆還是有點小了,至少要建立五個以上。”
張廷蘭辦事一貫以大手筆著稱,這還是頭一次被人家說手筆小了,張廷蘭也不由得感到一陣好笑,鄺榮光這個老頭不是坐船做多了,有些迷糊吧!
“鄺先生,如果條件允許,能建十個八個才好呢,可是我們現在不是裝置和工人有限麼,哪能一下子建立那麼多啊?”
“哈哈哈!拙言,那是以前了,情況已經變化了,這是第一批裝置,只要把後續的裝置運回來,咱們就能自己建造大型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