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一章 否極泰來,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達cháo先生,這段時間可是辛苦你了。”
張廷蘭說這話絕對不是客氣,而是有感而發,詹天佑比起一年多之前衰老很多,鬢角上面已經有了白髮,由於長期在野外工作,餐風露宿,詹天佑的臉上也掛滿了風霜。
按照原本的記憶,詹天佑此時已經帶著滿腹的遺憾去世了,不過此時詹天佑雖然衰老,但是jing神狀態還是很不錯。見面之後,就笑著說道:“拙言,吉奉鐵路修得比預想的還要快,再給我一個月,就差不多能全線貫通了!”
一個月?聽到這個訊息,張廷蘭頓時就臉現喜sè。打破南滿鐵路的制約,用自己的鐵路,將東三省聯絡到一起,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是國防安全的需要,現在終於收穫了果實,哪能不高興啊。
楊宇霆更是如此,笑著說道:“有了吉奉鐵路,就不用受制於人了,其實從先大帥遇刺,我們就應該看出來,讓ri本人管理鐵路,在鐵路周邊駐軍,這是多麼危險的事情,完全是把xing命攥到了ri本人的手裡。現在有了自己的鐵路,安全也能有保證,軍事調動能夠更加便捷,實在是天大的喜事!”
詹天佑也笑道:“吉奉鐵路全長四百二十三公里,從規劃到建設完成,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這在全國來說,都是一個奇蹟。這都離不開奉軍充足的財力,強大的動員能力,以及工業生產水平。從枕木到鐵軌,從機車到車廂,每一個螺絲釘都是咱們自己生產的。我已經去了哈爾濱,鄺景揚負責的軌道車輛公司已經生產出了蒸汽機車,xing能堪比國外同類產品。在自己的鐵路上。跑著自己的火車,一直是詹某的夢想,沒想到到了這個年紀,終於看到了,心裡頭說不出來的高興啊!”
說話之間詹天佑的眼圈已經發紅了,聲音哽咽的說道:“從建設京張鐵路開始,我就盼著有生之年能給中國修成初步的鐵路網。到那個時候,中國就能徹底聯絡起來,國力成倍增加,再也不用害怕列強侵略。我也能含笑九泉。哪裡想到從京張鐵路修通之後,就一直蹉跎,足足十年時間,從滿清變成了民國,工業沒有多少提升。鐵路修築沒有一絲的進步,好好的國家命脈。都掌控在列強的手裡。我心痛啊!”
對於大多數科研人員和工程師來說,四五十歲是經驗和體力最巔峰的,也是最容易出成績的時候。從1905年到1909年,詹天佑用了四年時間,修成了京張鐵路,這是第一條完全由中國人du li自主設計施工的一條鐵路。鐵路建成之後。詹天佑也達到了一生威望的巔峰,正在他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的時候,卻迎來了長久的沉寂。
直到被請到奉天。詹天佑才重新主持修建吉奉鐵路,而此時他已經五十八歲,垂垂老矣,能夠把吉奉鐵路建成,詹天佑已經是老懷大慰。
“拙言,修京張路,兩百公里用了四年時間,修吉奉鐵路,四百公里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除了奉天工業實力雄厚之外,我也採用了不少新方法,尤其是在修築鐵路的時候,訂立了一套嚴格的施工規範。有了這套規範,以後再修鐵路,就有章可循了。”
任何行業都需要規範,尤其是鐵路建設,各地都要完全一致,這樣才能讓鐵路網順利聯通,也有利於保養維護,增強安全xing。有了規範之後,再去做什麼都變得容易多了,詹天佑不只是修了一條鐵路,而是披荊斬棘,把道路給後人開闢了出來。
張廷蘭深知其中的價值,不由得深深的鞠躬,然後說道:“多謝達cháo先生,以後東三省鐵路事業能夠有大發展,全靠先生的功勞。”
詹天佑連忙擺手:“我不過做了一點本份而已。不到東北,不知東北之富,不到東北,不知東北之危。三省百姓的生死都繫於拙言一身,能夠看到奉天zhèng fu銳意進取,奉軍將士保家衛國,我對東三省也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