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四百六十五章 月亮女神號,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達cháo,你一貫不都是講究與人為善麼,怎麼今天變了xing子,向學界開炮了,這可不像是你的作風啊?”
詹天佑講完話之後,鄺景揚就禁不住問道,他對老同學的反常有些意外。詹天佑坐在了一旁,微微嘆口氣,苦笑著說道:“我這身體也撐不了多長時間了,以後的希望還在年輕人身上,我該為他們說幾句話,只求著中國的學風能有一絲的扭轉。中國曆代讀書人就熱衷兩件事情,一個是當官,一個是賣弄風sāo。現在時代不同了,需要的是實幹型的人才,需要紮紮實實的理工科教育,需要數理化,需要工程建築!”
鄺景揚點點頭,笑著說道:“達cháo說的沒錯,就拿眼前的吉奉鐵路來說,我們自己修成了,就不用受制於人,如果沒有本事修,就要仰仗著南滿鐵路。寫再多的文章,喊再好聽的口號都沒有用,換不來尊嚴,只能換來鄙視,最多是一點憐憫同情。”
“偌大的中國,只有東北還能看出一點希望,還能重視理工科教育,能重視工業發展,本來國家財力就十分有限,卻光知道弄一些花團錦簇的裝飾品,空架子而已!”
“二位先生不用感慨了,你們放心,奉軍既然走到了這一步,就不會再走回頭路,一定不實現工業化,不把中國建設的強盛起來,就絕不會放棄。”
張廷蘭笑著說道:“記者和學生都想到咱們的火車上體驗一下,另外商人們也在詢問咱們的機車xing能如何,運力能不能和ri本人相比。”
“沒問題,只會比ri本人的更好,絕對不會錯差!”鄺景揚笑著說道:“拙言,咱們的技術是從哪裡弄來的。你心裡比我清楚,絕對能壓過ri本人一頭。”
鄺景揚說著,就主動帶著一些人到了火車前面,學生、記者、商人不少都隨著他走到了車輛前面,仔細觀察這列完全自主生產的火車。
“同學們,記者朋友們,這輛機車能夠牽引十五節車廂,每節重量在二十噸左右,也就是說能夠牽引三百噸的總重量,已經超過了南滿鐵路上執行的大多數ri本機車。而且經過工人和技師的共同努力。突破改進了三百多項工藝,在車廂上使用了一千多項的新式設計,更加人xing化,而且普遍比西方進口的機車節能百分之十。”
鄺景揚說著,就領著大家走上了車廂。親身感受一下。邵飄萍作為一個知名的記者,也不會錯過這種熱鬧。他從登上車廂的時候。就感受到了一絲不同。
“鄺先生,我怎麼感覺上下車更輕鬆舒服了呢,是不是錯覺啊?”
“當然不是,這就是我們改進的一個內容,以往中國使用的列車,不是從西洋進口。就是從東洋進口,他們的身高和中國人都不相同,有的過高,有的過低。現在這個完全是為中國人量身製作的,效果當然不同了。”
聽到了鄺景揚的介紹,在場的人都感到了一陣振奮,這就是自己生產的好處,不然就只能別人賣什麼,你買什麼,哪有這種人xing化的設計啊。
大家在車廂裡面看了看,也頻頻點頭,設計的風格完全都是東方式的,看起來就讓人舒服。這些人參觀之後,都忍不住嘖嘖讚歎。
“現在機車廠正在研究更大功率的機車,要能拉動五百噸,甚至一千噸的貨物,速度要更快。如果研製成功,貨運量就能提高一倍還多,同樣的一列火車,能抵上以前的兩列。同學們都有報國之心,但是如何報國,卻需要找到一個合適的方法。造機器,建工程,搞技術,這些都是實實在在,國家的軍力能提升的更快,百姓的生活能更好,這才是真正的為國效力!”
工業越是發展,就越需要大量的人才,東北工業已經初具規模,到處都是人才缺口,鄺景揚和詹天佑一樣,都為此苦惱不已。因此鄺景揚也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要引導更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