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五十五章 孫文走了,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馬肯森號原計劃排水量噸,滿載排水噸,不過由於回到奉天時候,並沒有主炮,所以改造之前的馬肯森號還不足噸。

不過經過改造之後,奉天號的滿載排水量逼近了4萬噸,是個十足的龐然大物,比起同時代的日本航母加賀號,還要大一點,僅比美國的列剋星敦級航母要小一點。不過此時列剋星敦號航母還沒有下水,目前奉天號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航母。

其實在二戰之中,英國航母數量還是世界第二,但是論起效能,已經遠遠被美日甩開,要不是德國人沒有航母,只怕大英帝國的底褲都要被扯下來。

可以說在航母領域,能夠爭衡的只有美日兩國,而隨著奉天號改裝完畢,中國也一躍進入了航母頂尖俱樂部之中。

對於這艘航母,張廷蘭也傾注了不少心血,在航母發展的早期,各國也不太清楚未來的航母用途,因此走了好多彎路,有些設計在戰鬥之中,也證明是無效的。

而有了張廷蘭作為指導,改裝工作一開始就走上了正軌,奉天號採用更加堅固的封閉艦首,全通甲板,島式上層建築,兩層機庫,兩部升降機,最大航速32節,能夠搭載飛機九十架,整個結構,已經於現代航母相差無幾。

就在一個月之前,日本的加賀號航母也下水了,不過日本人自作聰明的採用了三段式甲板,中下兩層機庫與甲板相連。可供飛機直接起降。可是這麼做會造成甲板過短,無法適應更大更新的艦載機。完全就是一個失敗的東西。

奉天號則是直接的單層甲板,飛行甲板長度達到了270米,不只能滿足戰鬥機起降,還能保證魚雷攻擊機的起降,要知道此時魚雷機還是對大型軍艦最有威脅的利器。而且單層甲板簡化了操作,提升了使用效率,極大的增強了作戰效能。

另外在艦島上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比如美國的列剋星敦號就是一個例子,煙囪和艦島分開,全都放在右舷,佔用了大量的空間,這種設計顯然也有問題。因此中國方面則是直接將艦島和煙囪整合到了一起,按照張廷蘭的想法,是要放在右後方。最大限度的降低了對飛機起降的干擾。

不過由於奉天號畢竟是從戰列巡洋艦改裝而來,還要照顧艦體結構,因此艦島只能留在了中部。但是相比同時代的其他航母,已經小了很多。

再有就是航母的艦載武器方面,早期美日的航母都裝備了200毫米以上的艦炮,也是為了防備航母和其他軍艦撞在一起。

不過事實證明。這些設計全都是無用功,航母的使命就是搭載飛機,其他的任務有別的艦艇負責,至於在航母上面,最需要裝備的就是防空火力。

奉天號加裝了12門127毫米口徑l/25高平兩用炮。8門127mml/38高炮,60門40mm高射炮。16門20mm機炮。僅憑著航母自身的火力,就足以對付一般的飛機攻擊。

而且奉天號還繼承了德制軍艦的一貫特色,生存能力相當強大,雖然比不了戰列艦,但是比起皮薄餡大的日本航母,還是有著相當優勢的。

根據張廷蘭的估算,奉天號的水平,已經能達到二戰早期航母的程度,只要能夠把飛機效能提升上來,已經完全可以撐起中國未來二十年的海上長城!

在萬眾的歡呼聲中,奉天號龐大的身軀,穩穩的浮在了海面上,顯得威武雄壯。而張廷蘭等人則是親自登上了這艘龐然大物。寬大的甲板,格外的讓人舒心,中國人的航母夢已經做了太久了,對海洋的追逐也太久了。

相比後世,此時的中國還算幸運,能夠在航母時代剛剛到來的時候,就果斷的跟上了,這是天大的幸運。

張廷蘭也是躊躇滿志,有了航母,就有了海權,有了海權,也就擁有了一切。冥冥之中似乎也有定數,現在的奉天,就是後世的遼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竟穿越成蔡邕兒子?

柴宗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