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四十四章 千年劇變(上),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旦勞動力流向了工商之後,我們可以引導剩下的農民組成農場,就像是東三省那樣,農場提供的農產品可不是分散農戶可以比擬的,我們也不用擔心糧食不夠吃了。”

“嗯,拙言,這個辦法算是目前為止,對各方利益傷害最小,隱患也最低的一個方案。不過要想做好這件事,麻煩還有。”

“什麼麻煩?”

“用人!”王永江輕輕吐出了兩個。

在制定政策的時候,其實往往會出現有趣的現象,顧忌的方面越多,留下的漏洞也就越多,同時執行起來就越困難。彈性越大的東西,就會被人鑽空子。就比如說張廷蘭想的要引導地主辦廠子,可是這些傢伙要是辦了一個空殼子,然後把贖買土地的錢都騙到手,然後轉身就說工廠倒閉了,你又有什麼辦法。

而且想建立農場也不是那麼簡單的,東三省的農場最初是走投無路的受災農民建立的,他們每個人頭上都揹著鉅額債務,不得不挖空心思去進行經營。另外東北土地足夠多,實在是沒有辦法,就拼力氣,多開荒地,把汗水摔成八瓣,收入總會不錯。

可是到了中原地區,根本沒有這麼多的土地,組成了農場,很多老百姓可能還是活不下去。這些實實在在的問題,也都是張廷蘭不能不思考的事情。

“岷源先生,我讀老子的時候,發現有一句‘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現在我才弄明白,要是老百姓能單純一點,會少多少麻煩。”

張廷蘭一邊感嘆著,一邊看了看濤濤的江水,看了半晌,又突然笑道:“長江千古流淌,人生不過百年,本來就是時不我待的事情,何必再瞻前顧後,先做起來,看看成效如何!”

王永江也朗聲大笑:“這話說得對,我們先在河南推廣一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總好我們空想。不過此事必須派遣得力的人手,你覺得楚明遠怎麼樣?”

在張廷蘭眼前,又閃過了當年的那個毛頭學生,他也點了點頭:“就是他了!”

……

“閻長官,聽說您在山西推行過一項土地村公有的主張,由村公所收買土地,讓土地實現公有私種,民眾在老了死了之後,土地在歸還村裡。”

閻錫山對於自己這個主張也十分得意,因此笑道:“土地公有,就是社會之革命,消除剝削,實現百姓的平等。當然這只是山西一省的設想,沒法和副總統主張的土改相比。”

雖然說沒法比,但是閻錫山還是露出了一絲自得。楚明遠則是眉頭微皺:“閻長官,實不相瞞,我覺得先要弄清楚土改的意思,您的辦法是不錯,但是恐怕南轅北轍。副總統搞的土改,核心是為了給工業化開闢道路,要把資本引入到工業領域,單純的公平沒有意義,憑著中國現有的財富,公平只會造成大家一同貧窮。”

聽著楚明遠這話,閻錫山頓時臉上有些發紅,有心爭辯,不過他發現楚明遠說的並非沒有道理,而且張廷蘭把這個年輕人安排給了自己,名義上是部下,實際上那可是欽差大臣,況且這次辦事,自己可是戴罪立功,必須弄清楚張廷蘭的真實打算。

“呵呵,楚參議果然高見,以後還請不吝賜教,這次都是為了副總統辦事,一定可不能馬虎。”

閻錫山和楚明遠他們一路趕到了洛陽,陪同他們的還有傅作義的率領的一個守備師,要想搞土改,這可是刨祖墳的事情,沒有軍隊壓陣,絕對行不通。

閻老西抖擻著精神,在楚明遠和傅作義的陪同之下,直接前往洛陽的帥府這裡曾經是吳佩孚的住所,可是他們剛剛到了外面,就有一大片身穿著長袍的人圍了過來。每個人都是熱淚盈眶,四五十歲的人,竟然像是小孩子一樣。

“長官,青天大老爺,欽差大人……”

這幫人滿口子亂叫,閻錫山厭惡的擺了擺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朱元璋:逆子,這皇位非你不可!

山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