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投入 大發展,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鐵企業,如果順利完成,鞍鋼一家的產量就會超過100萬噸,加上本溪,再加上其他的鋼鐵廠,光是東三省,在5年之內,也能超過300萬噸的產量。
擴建之後漢陽鐵廠產量也會超過50萬噸,實際上對於鋼鐵行業來講,並不是5年增長這麼多,而是7年,投資從22開始,就已經在增加了,只是這5年到了收穫期。
根據記載,蘇聯在1930年鋼鐵產量是576.4萬噸,同期日本是228.9萬噸。這兩個國家是中國目前最主要的威脅,如果28年中國鋼鐵產量達到了500萬噸,就基本和蘇聯持平,是日本的兩倍多。
現在戰爭就是鋼鐵的較量,基本上都是鋼鐵多的,勝過鋼鐵少的,有了這些鋼鐵之後,面對蘇聯,中國就有了充足的底氣,也可以說日本也徹底失去了擊敗中國的可能。
而且以目前的情況來計算,中國在二戰之前,應該能完成三個五年計劃,到時候鋼鐵產量至少能突破2000萬噸,換句話說,中國就能成為和蘇德比肩的大國,當然比起美國還有很大差距。
但是中國也有足夠的實力,至少能有力量享受勝利果實,如果發展能再快一些,甚至可以改變世界走向。
這個世界不能總讓盎格魯撒克遜人主導,君臨天下幾千年的古老帝國,在打了一個盹之後,要重新回到世界的巔峰。
除了鋼鐵之外,煤炭要超過一億噸,發電量要超過300億度。在石油方面,要把延長礦和玉門礦徹底開發出來,保證石油自給率達到7成。另外還要加強尋找石油的力度,實現自給自足。
除了這些主要工業品之外,張廷蘭還要求每年化肥產量要增加30萬噸,保證農業增產穩產。
在交通運輸方面,要建成粵漢鐵和武漢長江大橋,這樣等於是京廣鐵路徹底貫通,南北之間,就多了一條最重要的交通大動脈。同時要修成川漢,寧漢鐵路,沿著長江,修出一條並列的鐵路。在加上東南沿海的鐵路,以及蘭新鐵路,縱貫中國南北的鐵路網要初具端倪。中國的鐵路里程要超過3萬公里,主要省會城市基本同火車。
在農業方面,以中原土改為契機,要大修農田水利設施,建立水庫,灌溉溝渠,多打深井,這些工作都儘量發動有地農民出義工。畢竟政府的資金有限,沒法投入太多的錢,就只能利用農民的無償勞動了。
在教育方面,要基本建立起三年義務教育,後世都是九年義務教育,目前的財政實在是承受不起,因此只能限定在三年,也就是保證學生完成初小。
林林總總,一共涉及到了方方面面,會議連續開了三天,才把各項任務明確下來。不過除了這些明面上的東西之外,張廷蘭還有兩項秘密的目標,第一是徹底解決西南和兩廣,將全國統一起來。第二則是打造出第一個航母戰鬥群,使中國擁有海上干預力量。
一個統一的中國,再擁有了一定的海上力量,就可以放手在南洋進行經營,甚至可以支援徐樹錚他們直接打出造反的旗號,而不用向現在一樣躲躲藏藏。
眼下的時代還算是大有可為,畢竟沒有了核武的限制,中國有四億多的人口,兵源幾乎不會枯竭,就算和北極熊比起來,也有四倍的優勢。
只要是接壤的地區,就絕對無法阻擋中國的滾滾洪流,五年時間,苦練內功,然後就是恢復中國勢力範圍的時候,張廷蘭已經暗暗下定了決心。
第一個五年計劃終於編制完成,在議會當中也得到了透過。五年時間,中央財政計劃累計投資15億元,加上地方資金以及私人資本,總計會有投入50億以上。
這還沒有算上農民的義務勞動,總的投資金額絕對是空前的。不過要想實現這麼大的投入,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央政府平均一年要拿出3億元。
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