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一十九章 訂單爭奪戰,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怨恨!怨恨誰呢,政府?企業?其實都不對,最該怨恨的就是幾百年前的老祖宗,他們沒有冒著犧牲一半人的風險去開闢新航路,他們沒有昧著良心去販賣黑奴,屠殺印第安人,他們沒有把資源最豐富,土地最肥沃的地方留下來。
後世的子孫就要為前人的懶惰還賬,這就是宿命,無法迴避的宿命。因為你現在不還債,你的子孫後代就永遠沒有挺直胸膛的機會,甚至會永遠的沉淪下去。
漸漸的國人開始越發的清楚了,其實這場國葬是為了每一箇中國人辦的,這一代人註定是要犧牲的,悲壯,但是卻又偉大!
在淅瀝瀝的春雨之中,張廷蘭,楊宇霆,沈鴻烈,姜登選,陶吉平,吳毓麟等等,軍政要員,大家共同抬著棺木,緩緩的將一個普通工人的遺體安放在了墓穴之中。
整個送葬的道路,全都站滿了人,每個人的胸前都帶著白花,就眼睜睜的看著,這麼一個曾經的小人物,此時卻被所有人矚目,成了數億人的焦點。
在所有的送葬人群當中,還有三十幾個鄭宇臣一手帶出來的徒弟,他們的手裡捧著幾十本筆記本。
這些年的勞動之中,鄭宇臣將每一點心得都記了下來,然後手把手的交給每一個學徒。在他的眼中,只要這些人只要達不到自己的標準,就是不合格。
捱打捱罵全都是家常便飯,一個個的大小夥子,甚至會被罵哭,但是直到了今天,這些人沒有任何的怨言,師父留下來的這些筆記,用過的鋼筆,全都送到了海軍博物館,同航母的模型擺在了一起,成為了永恆的紀念。
將鄭宇臣的棺木安葬好了之後,張廷蘭和一身黑色風衣的周芯瑤,一同在他的墓碑前面栽下了兩棵松樹,蒼松翠柏,赤子之心!
在這一瞬間,整個國家,整個民族,都彷彿昇華了一般。人總要為了理想活著,總要為了這個國家的未來活著。
這場國葬似乎也拉開了二五計劃的大幕,所有的中國人都幹勁十足,投入到了新一輪的建設熱潮之中,大江南北,黃河內外,無數國人,都在為了同一個信念而奮鬥,爆發出來的力量同樣是驚人的。
就在國葬舉行的第二天,大連造船廠的代表團,在團長陳景和總工程師姚一民的帶領之下,懷揣著他們的方案,漂洋過海,位於南美的智利。
“姚總工,你說咱們的方案能夠勝出麼?”
姚一民堅定的點了點頭:“這是我們能開出的最優厚的條件,智利人只要還有一點腦子,就不會拒絕。”
陳景也笑道:“來的時候大總統還親自囑託了,咱們肩頭的責任重大啊。”
“沒錯,就像是將士作戰一樣,我們也是為了國家開拓經濟疆土,這次只許勝不許敗!”
代表團漂洋過海,經過了漫長的航行,終於到了南美。他們從北半球過來的時候,已經是初夏,而到了南半球,季節正好相反,每個人都感到了一絲寒意。
來港口迎接他們的正是去過中國的巴切萊特,他看到了陳景等人,十分熱情,笑著說道:“從貴國採購的飛機已經開始在智利空軍之中裝備了,所有人都相當吃驚,他們不相信中國竟然能造出那麼棒的飛機,簡直是太了不起了!”
陳景笑道:“我們不只能生產飛機,還能生產艦船,想必你們也聽說了,中國最新的兩艘航母先後下水了。江蘇號和黑龍江號的下水,清楚的表明中國在大型軍艦上面的建造能力,這是不容置疑的。”
巴切萊特臉上露出了一絲苦笑:“沒錯,我承認你們的航母非常不錯,但是這次智利需要的是戰列艦。說實話,總統先生邀請你們過來,是希望增進雙方友誼。就算無法贏得訂單,我們也會加大采購飛機的力度。”
聽了這話,陳景和姚一民看了一眼,頓時心裡頭透亮,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