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史盡成灰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一十九章 訂單爭奪戰,奉系江山,青史盡成灰,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人也能參與其中,而且女性還能起到一個意想不到的潤滑劑的作用,很多張廷蘭不便出面的場合,夫人出面,效果會更好。
周芯瑤靠在了張廷蘭的肩頭,臉上又露出了彷彿剛剛見面時候的神色,忍不住說道:“拙言,其實我是害怕,上天已經太眷顧咱們了,一想到還有人累死,餓死。就彷彿自己犯了罪一般,我真怕老天爺把眼前的東西都拿走。”
“傻丫頭,別怕!”張廷蘭摟住了她的肩頭,笑著說道:“老公我已經逆天而行多少年了,你放心吧,老天爺奈何不了咱們!”
……
國葬!大家不算陌生,比如老袁,比如剛剛死去的黎元洪,都享受到了這個待遇,但是為一個普通的技工舉辦國葬,軍政要員,包括大總統夫妻在內,統統都要參加,這恐怕是前所未有的事情。
頓時輿論紛紛,大家都想知道,這個鄭宇臣何德何能,能夠享受到這種待遇。隨著新聞挖掘出來的越來越多,中國社會也漸漸的受到了一種莫名的震撼。
這不是一個人的葬禮,而是對一代人的敬意!
累死!多麼光榮而偉大的死法,要是沒有這些累死的人,戰場上只怕就要多了成百上千戰死的人,國家就會多了幾十萬,上百萬無辜的死者。
這不是臆想,回想清末以來,直到國家一統之前,哪年沒有餓死的人,哪年沒有遭災的地方。多少家長明明直到孩子已經重病,但是還要去地裡勞動,回家的時候,孩子已經死在了坑頭。
工業化是一場鳳凰涅盤的蛻變,而此時的中國就是一個大熔爐,每一個人都是一塊礦石,要經受火焰的考驗。要脫去自身的懶散,要甩去陋習,要拋開小確幸。
在這個過程當中,是痛苦的,因為伴隨著渣滓的篩除。還有一些舊時代的美好,田園牧歌的安逸,也會一去不復返。每個人都要學會拼搏,學會競爭,甚至學會麻木,把自己變成機器的一部分。
或許到了多少年之後,從這個時代走過來的人會抱怨,會回味曾經的美好,去追尋失去的感動,找回溫暖的靈魂。但是不會有人真正想要重會那個民不聊生的時代。
這就是這個時代中國人的悲哀。或許也是最大的幸福。他們見證了一個偉大的時代,見證了一個偉大國家的重新崛起,用雙手,重建了漢唐盛世的磚石。
其實在後世,中國何嘗不是在進行著那樣的蛻變。14億民眾,用近乎自虐的方式。在拼命的勞動。為了強國之夢,在不斷的追尋。
在這個時候,身邊有無數的看客,他們在嘲弄這群篳路藍縷的創業者。那些自詡保留了傳統文化,擁抱了西方文明,雖然同根同種。但是卻高高在上的傢伙。看不起這些沒有襪子穿,卻造出了導彈,磨破了褲子,卻放飛了兩彈一星的執著的人。
但是終究有一天。他們會發現,撐起華人天空的是14億個卑微的脊樑,而不是那些抱殘守缺,自高自大的傢伙。在這個痛苦的煉獄之中,如果西方人憎惡你,鄙視你,在報紙上不斷的詆譭你,那麼恭喜你,你已經在為國家的前進而奮鬥。
原因很簡單,因為14億人要吃飽穿暖,要過得有尊嚴,就要從他們手中搶奪資源,搶奪工作機會,甚至到了最後,會成為西方時代的掘墓人,這是生死大敵,不會有任何的改變。
相反,要是得到了讚美,那麼就是在通知你,在這場全民族的昇華之中,你不只充當了看客,甚至成為了幫兇。千秋之後,一些人總要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或許那個時候的中國人已經不會在意這些了,畢竟天朝總要有博大的胸懷。
從一五計劃開始,這場痛苦的昇華就已經拉開了大幕,從鄭宇臣的身上,每一個勞動者都似乎看見了自己的影子,辛苦,勤奮,默默無聲。有時候似乎已經到了極限,但是還要咬牙撐下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