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兮娘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節,天生富貴骨,木兮娘,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駱父心中的天平傾向於唐鎮提出來的那條銷售渠道,眼下,只要能度過困境就好。如果有別的方法,他也不會拖延到現在還未解決。
郭通達還不知駱父心中的打算,附和道:“及時止損好過於血本無歸。我打算,去海市一趟。既然缺乏市場渠道,就應該自己去找。改革開放是必經之路,從長遠來看,這就是一條強國富民之路。往後,各行各業主動開拓市場已成必然。風險大,機遇更大。”
駱父聽罷,點頭:“改革,開放。最先改革的,是農業。最需要改革的,其實也是農業。現在國家的目光放在城市經濟發展,更多人也將會嚮往經濟區的機遇。但是,農者,國之本。農業改革,也是迫在眉睫啊。”
駱白靜靜聽完他們的聊天內容,心裡震撼於駱父和郭通達的見識。
郭通達自不必說,能夠成為後世知名糖王之一,必然有其過人之處。令駱白驚訝的是駱父一席話,他竟然看得格外透徹。
記憶中,駱父是個熱愛家庭、愛護妻兒的好男人。同時,他也是個忠厚老實、本分善良的老好人。
因此倒讓駱白忽略了他遠超於時代的卓著目光。
駱白忽然想起,原著軌跡中,駱父從頭到尾都對唐鎮有所懷疑。如果不是村民逼迫,而唐鎮有意引導村民往駱金和唐書玉之間的糾葛上想,恐怕唐鎮沒那麼輕易騙到西嶺村大量土地。
駱白坐在旁邊聽二人聊天,時不時替他們添茶倒水。
駱父猶豫片刻,說道:“我這邊搭上了一條市場渠道,是我妹夫牽線搭橋,聽說是八屏市的食糖銷售商。開出低於現在市場價百分之十的價格,雖然有乘人之危的意思,但食糖價格一跌再跌,恐怕短時間漲不回來。”
食糖不宜久藏,拖不到漲價的時候。
郭通達表現出意動之色。
駱白對此不覺得奇怪,原軌跡沒有郭通達和駱父談話的這一出。
八屏市的食糖銷售商和唐鎮來到西嶺村簽訂條約時,唐鎮順帶哄騙村民租賃土地。郭通達這才有所懷疑,進而去海市尋找市場。
駱白放下茶水,說道:“爸,郭叔,要是我說再過不久,食糖價格就會回升,你們信嗎?”
駱父和郭通達面露驚愕,郭通達自是不信,駱父則不然。習慣自家兒子的聰慧,駱父一向把他當成年人看待,平時會採納他的意見,此時也不例外。
“有沒有依據?”
郭通達頓時無語,駱白聰明,有所耳聞,但再聰明也是個十四歲的少年。駱村長怎麼還真信了?
駱白:“依據有二,一是國家調控干預市場。食糖市場開放,原先的經銷模式潰不成軍,導致食糖市場混亂。國家再不出手調控,食糖業就會繼續動亂,短時間內無法恢復。二是現在的食糖市場供不應求,一旦國家調控,市場趨於穩定,食糖價格就會暴漲,甚至是暴漲到歷史最高也有可能。”
郭通達打斷他:“等等——食糖市場供不應求?”他不贊同的說道:“駱白,情況應該恰好相反才對。”
“郭叔,供過於求的情況只出現在南方。”駱白從桌子底下掏出前兩天才剛完成的資料表,擺到兩人面前說:“原來的農業經營模式,種植的農民、二次加工的工廠,完全跟市場脫離。當然這種情況不止發生在西嶺村,而是全國各地,波及整個經營市場、各行各業。”
“北方素以‘糖都’著稱的外河城因此而於今年減產,當地大量農民在去年虧損後,不再種植或是減少種植糖蔗。北方的‘糖都’和南方的‘甜城’分別佔據全國糖業的半壁江山,但是今年,半壁江山塌了,剩下的不就稱王稱霸了?”
北方到底靠近帝都,獲取政策訊息更為快速,受到的影響也先他們一步。南方蔗農才剛被影響,而北方蔗農卻已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