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大石西征,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背井離鄉,逃亡西夏、大漠。
留在金國的契丹人成了亡國奴,生活苦不堪言,但還有一支契丹人,跟著耶律大石西遷,去開闢了另一處家園。
早在天會八年耶律餘睹北上之初,耶律大石就考慮過今後的存亡,在可敦城蟄伏數年,其實耶律大石的力量並沒有壯大多少,核心部隊仍然是可敦城原遼國駐軍,周邊地廣人稀根本不足以支撐起一支強大的軍隊。
南下復仇固然痛快,可就憑可敦城的兩萬兵馬根本不足以對抗金國,向東向南都是金國勢力,向北是苦寒之地,為今之計只有向西輾轉方有一絲生機。
天會九年二月,耶律大石率部西遷,穿過杭愛山和阿爾泰山到達高昌回鶻,回鶻國王非常重視耶律大石的到來,設宴款待並贈送遼軍大量牛馬牲畜。耶律大石沒有在高昌回鶻做過多停留繼續向西,在喀什葛爾(今新疆喀什)遭遇東喀喇汗王朝軍隊,遠道而來的遼軍兵老師疲根本無力發起進攻,被東喀喇汗軍隊擊敗。
客場作戰失利是常有之事,耶律大石率軍回師,打算休整一下,沒想到到了高昌回鶻之後國王拒不歡迎還派兵伏擊,耶律大石再遭失敗。
西行之路如此艱險,令耶律大石有些無法適從,好在此時葉密立(今新疆塔城)的遼軍派人前來會合,耶律大石得知葉密立還在遼國手中,便率大軍動身前往了葉密立。
葉密立屬於遼上京道西北黠嘎斯族聚集區,遼國對此地一直屬於羈縻統治,存在感比較弱。但耶律大石到了可敦城之後為了防止黠嘎斯人作亂,派人翻過阿爾泰山到黠嘎斯地區進行駐軍。沒想到這支駐軍到了葉密立之後一直穩定經營,周邊黠嘎斯也沒敢作亂。
葉密立地區位於中亞天山腳下,域內有一百多條河流經過,沃土千里,既可以用來耕種也可以用來放牧,是一處天然優質的根據地。來到葉密立之後,周邊的許多遼國原先的羈縻部落紛紛來投。
遼道宗時期曾定下國策,年號只可逢十年一改。金天會九年年底,天祚帝年號保大已逾十年,耶律大石改元延慶,因天祚帝被俘時保大年號已失去意義,故將天祚帝被俘前的保大四年作為延慶元年,當年金天會九年即位延慶八年。
接著以青牛白馬祭天,舉行柴冊禮,耶律大石正式即皇帝位,是為遼德宗。由於耶律大石此後十幾年一直在中亞活動,大石系的遼國史稱“西遼”。
耶律大石稱帝之後,原遼國西陲部落得知後更是大量人員率部來投,葉密立漸漸無法容納眾多人口。正巧此時東喀喇汗王國新老國王交替,境內的葛邏祿部對新君不滿時常發生暴動,國王派人前來聯絡西遼,請求出兵支援。
葛邏祿這個民族也是中華民族的老朋友了,唐玄宗天寶十年高仙芝率軍在怛羅斯與阿拉伯帝國決戰,葛邏祿部原本是高仙芝的偏師,結果臨陣倒戈反攻唐軍導致唐軍大敗。
遼國自開國以來就自稱繼承唐朝衣缽,耶律大石這種自幼飽讀詩書的高階知識分子對這段歷史簡直是熟的不能再熟了。既然你邀請我出兵到你家支援,那我就不客氣了。西遼康國元年(公元1134年),耶律大石率軍西進來到東喀喇汗王國,很快平定葛邏祿人的叛亂。接著進入東喀喇汗王國首都八剌沙袞(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東南),將其改名為虎思斡耳朵,將東喀喇汗國王降為夷離堇,西遼此後以虎思斡耳朵為都。
站穩了腳跟後,耶律大石轉過頭去收拾當初背叛過自己的高昌回鶻,高昌回鶻國王出降,成為西遼附屬國。
在西域東征西討幾年,耶律大石積攢下了不少的軍事實力,麾下兵強馬壯。為了恢復大遼,康國元年三月,耶律大石以蕭斡裡剌為主帥,派兵七萬出虎思斡耳朵東征,與金軍決戰。
一廂情願的耶律大石並沒能得到他想要的結果,從中亞到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