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收復南北,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寫太宗卷之前我要說明一下,與明清兩代皇帝不同,宋朝皇帝年號多變,有的年號像“太平興國”、“大中祥符”這種的居然用四字,故出於行文方便,宋代皇帝一般都以其廟號代稱,比如真宗、徽宗、孝宗,這其中因為趙匡胤趙光義兩兄弟名氣太大我就直接稱呼名字了,還有一個人我也是直呼其名,實在是因為想起來就火大,此人就是趙構,這廝的故事我們以後慢慢講。

趙光義即位之後其實是很心虛的,畢竟得位不正,皇位不穩怎麼辦?那就幹出些政績,現代社會的政績是Gdp,古代社會的政績就是統一天下。

趙光義正瞌睡呢,這邊送枕頭的就來了。

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三月,吳越國王錢俶再次來到開封朝拜,當時東南除了錢俶的吳越國,還有一個小小的割據政權陳洪進,佔據了漳州和泉州兩地。陳洪進這次聽說錢俶入朝之後坐不住了,四月份就也跟著來到開封朝拜,搶在錢俶之前向趙光義獻上降表,把自己的地盤毫無保留的獻給了朝廷,自己聽從朝廷安排。

趙光義一看這好哇,挺高興的,就把陳洪進封官進爵,一家人也都各封官職安排的妥妥當當。錢俶慌了,在謀士的勸導下最終決定不再憑一隅跟北宋對抗,五月份遞上了降表,趙光義再不笑納就說不過去了,於是兵不血刃的平定了東南,至此,北宋南方地區結束征伐,戰略重心正式轉向北方。

太平興國四年正月,趙光義感覺時機已經成熟,諮詢幾個宰執北伐事宜,樞密使曹彬告訴趙光義,朝廷新近統一南方士氣正盛,只要討伐,北漢必然抵擋不住。首相薛居正不贊成北伐,勸趙光義慎重。趙光義作為一個得國不正的皇帝,需要不斷地樹立威信,拿下吳越之後不能停,要一鼓作氣統一天下,於是力排眾議,當月正式發兵討伐北漢。

臨行前,曹彬提醒趙光義,北漢都城太原北部的石嶺關位置極為重要,控制了關卡就能防住遼國大軍,前朝周世宗就曾因丟掉石嶺關被遼軍擊敗,太祖親征北漢時控制住了石嶺關,有效的遏制住了遼軍的攻勢,此次進攻北漢一定要牢牢佔據石嶺關,一旦佔領不惜一切代價也不可丟掉。

此次出征陣容強大,除了軍中第一大佬曹彬需要坐鎮樞密院之外,趙光義分別派潘美率先頭部隊長驅直入漢境、名將郭進直奔石嶺關。

郭進,原本在後周時期是個文官,一直在山東做刺史,北宋建立後調動到河北做地方官,趙匡胤討伐北漢時數次作為偏師隨同出征,逐漸的以一名文官的身份取得了累累戰功,成為一名出色的名將。郭進不僅與北漢作戰頗有經驗,對付北漢的老東家遼國也非常有辦法,幾次遼軍來救援北漢郭進都率部跟遼軍打的有來有回,沒吃過虧。

總之一句話,派郭進去守石嶺關對付契丹人是極為靠譜的。

二月初,趙光義親率宋軍主力從開封出發,遼景宗聽說宋軍這次大舉伐漢頗為不滿,派使臣出使宋軍,問趙光義,為啥要討伐北漢?

趙光義真是要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收盡北漢土。直接告訴使臣,北漢就是逆賊,討伐是理所應當,你們遼國如果不過問那是最好,如果非要插手那我們只有一戰。

氣勢很足,可惜契丹使臣也不是嚇大的,直接拂袖而去彙報遼景宗,遼景宗氣不打一處來,正好北漢的使者也來求援了,堂堂大遼還保護不了一個小弟?馬上出兵跟宋朝硬剛!

北宋皇帝親征,這麼高的規格遼國是非常重視的,遼景宗雖然貴為皇帝,但終究不是遼國自身的國家大事,為了救小弟犯不著親自出馬,又要有足夠的威信帶領大軍去援救(畢竟是宋軍主力,帶的兵少估計要被包餃子),這種人選必然是皮室軍的最高統帥,北院大王耶律屋質最為合適。

可惜的是,耶律屋質兄弟已於保寧五年(公元97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