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從徵柴榮,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自己全家被殺,郭威沒了兒子,便將內侄柴榮收作養子,封柴榮為晉王、開封府尹。同時他還把趙匡胤命為開封府馬直軍使,這樣,趙匡胤開始在柴榮門下效力,逐漸有了自己的政治資本。
郭威雖然賢明,卻命不長久,後周顯德元年(公元954年),郭威病逝,周世宗柴榮即位,任命趙匡胤入職禁軍,做了一名禁軍將領。
柴榮剛剛即位北漢便來進犯,北漢是後周滅亡的後漢皇族旁支建立的,當時的皇帝劉崇是後漢高祖劉知遠的弟弟,要殺郭威沒殺成卻被反殺的後漢隱帝劉承佑的叔叔。北漢自建立以來就跪舔遼國,此次出征遼國也派了一萬多援軍,由遼國武定節度使楊袞率領,加上劉崇親自統帥的三萬多漢軍,漢遼聯軍達到五萬,氣勢洶洶。
後周當時在山西與北漢對峙的是昭寧節度使李筠,李筠以為北漢只是像往常一樣普通的進犯,沒有太過在意,結果上去被漢遼聯軍打了個大敗。柴榮得到李筠戰敗的訊息坐不住了,剛剛當上皇帝北漢就來拆臺,這仗不能輸,要想打的又快又好,必須御駕親征。
柴榮想御駕親征,卻遇到了朝中阻力,當朝宰相、五代十國的政壇不倒翁馮道勸諫,陛下剛剛即位,國家人心不穩,不宜御駕親征,派將領抵禦便是。
柴榮態度很堅決,告訴馮道,唐太宗創業之初也是親征安定天下,我又有什麼好怕的呢?
馮道一副忠言逆耳的做派,陛下與唐太宗不同,不可直接拿來學習。
柴榮自信滿滿,劉崇就是烏合之眾,我親率大軍定能如大山般壓倒性的戰勝對方。
馮道還在勸諫,陛下能成為大山嗎?
柴榮滿腔熱血,馮道一而再再而三的潑冷水,柴榮終於忍無可忍,當場結束了朝議,直接下詔徵集士卒,為親征做準備。
然後撤了馮道的宰相之職,打發他去給郭威的太祖陵做山陵使,主持陵墓禮儀。
活得久見得多,不一定就說得對,人如果跟不上時代,總以元老自居,早晚要被淘汰。
北漢二月底入侵,柴榮三月初率大軍從開封出發,三月十九日與漢遼聯軍在高平遭遇。柴榮安排侍衛司大將李重進率領左軍,侍衛司另一名大將樊愛能率領右軍,殿前司都指揮使張永德率部位於中軍,三軍成品字形列陣迎敵。對面漢遼聯軍兵力達到五萬,周軍只有不到四萬兵力,牌面上還稍顯弱勢,柴榮壓力很大。
戰鬥剛剛開始,柴榮大軍的右路軍將領樊愛能拔腿就跑,右軍大亂危及中軍,千鈞一髮之際,柴榮沒有退卻,冒死穩住中軍,堅持在亂軍之中督戰,中軍氣勢大盛。趙匡胤當時在中軍,與張永德商定,各自親率一部出左右軍,無論如何也要把形勢扳回來。
趙匡胤振臂高呼,領著所部軍隊逆勢而上,勇猛無匹,漢軍本已得勢,沒想到突然又衝出這麼一個殺星,一時間被打懵了,大將張暉和樞密使王延嗣被陣斬。周軍逐漸扳回劣勢,兩軍戰鬥陷入膠著之時,突然颳起了南風,周軍乘風加緊了攻勢,北漢終於抵擋不住全軍潰敗,漢軍和遼軍被打的丟盔棄甲,連劉崇的乘輿都被俘獲。
柴榮乘勝進軍,攻佔北漢河東城。得勝回朝之後柴榮先是砍了臨陣脫逃的樊愛能一夥人,然後論功行賞,趙匡胤被提拔為殿前都虞候。再接著,柴榮深刻的意識到軍隊的素質問題,必須要下大力氣整改,於是安排趙匡胤對軍隊進行整風運動。
五代時期,中央禁軍分為殿前司和侍衛司,兩司從上到下各有都點檢、副都點檢、都指揮使、副都指揮使和都虞侯五個職位共十人,屬於軍隊最高指揮官團隊,趙匡胤雖然只是級別最低的都虞侯,但已經跨入最高指揮官行列。
而接下來的整風運動,更讓趙匡胤賺足了政治資本,他趁著整風,在殿前司自己麾下徵召了一大批身材高大魁梧且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