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安定時局,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漢的援軍上,失望在所難免。
失望歸失望,總比沒有強,可李筠大哥突然又成了歷史盲,見到劉鈞之後坦誠交談,直言起兵叛宋主要是因為深受後周皇帝大恩不能辜負,說著還回憶起了往事種種。而北漢與後周是世仇,劉鈞的臉上笑容漸漸消失,雙方交談最終不歡而散。
畢竟都御駕親征了,到了人家的地方再反悔也有點兒說不過去,劉鈞思來想去,決定派部將盧贊作為監軍並率數千騎兵援助。李筠這時脾氣又上來了,派人過來給我當監軍幾個意思,根本不鳥盧贊,盧贊找李筠商量軍中之事李筠也是毫不理會,盧贊一怒之下就要帶兵回國,劉鈞好生安慰才勉強沒有離開昭義軍境內。
李筠還沒矯情夠,趙匡胤已經開始收拾他了。
四月沒出,北宋平叛部隊便已出發,軍方大佬石守信、高懷德領兵。
前面講趙匡胤封賞的時候兩位大佬分別任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室和殿前副都點檢,由於侍衛司和殿前司不設正職,這兩位大佬幾乎就是當時軍方實權派的最高將領。
石守信,開封人,早年跟隨郭威南征北戰結識趙匡胤,後來跟著柴榮在高平之戰中奮力搏殺穩住戰局,又在後來歷次征討南唐中屢立戰功,受到柴榮和趙匡胤的賞識,跟趙匡胤更是多次出生入死,不誇張的說,就是過命的兄弟。
高懷德是河北真定的軍旅世家,父親是後唐名將高行周,高懷德從小就跟著父親跟契丹人幹仗,交手多次沒讓契丹人佔過一次便宜。郭威稱帝后跟著父親投靠郭威,由於打契丹的時候名聲太盛,投靠後周之後還是喜歡出任先鋒,打仗喜歡身先士卒,戰高平徵南唐多次戰鬥勇冠三軍,同樣是趙匡胤過命的兄弟。
兩個過命的兄弟帶兵平叛,趙匡胤卻並不放心,宋朝初建李筠便起兵叛亂,如果不迅速平叛,國內局勢將動盪不堪,五代十國的戰亂局面多是因為沒處理好節度使叛亂造成的,趙匡胤此戰必須速戰速決,乾淨利索的解決叛亂。
為此,他又安排了慕容延釗和王全斌從相州(今河南安陽)出兵,目標直指昭義軍的老巢潞州城。
當時的局勢是李筠親自佔據著南邊的澤州,讓自己的兒子李守節鎮守潞州,石守信高懷德大軍五月初進抵澤州城,沒有急於攻城,而是就地駐紮,派出野戰部隊切斷李筠的糧道,李筠一看急了,出城就要跟宋軍拼命,結果正中宋軍下懷,在澤州城附近被擊敗多次,最終狼狽逃回澤州城困守。
按這個打法,李筠堅持不了幾個月就要完蛋了,可趙匡胤覺得太慢,決定給李筠吃個加速。
五月中旬,趙匡胤下詔御駕親征,到了澤州城下二話沒說,將石守信高懷德部與自己合併一處,親自指揮作戰,李筠僅僅一鎮之兵與宋軍實力懸殊太大,苦不堪言,完全架不住宋軍攻勢,幾次對壘之後部隊被打殘,劉鈞派給他的援軍盧贊軍被打的全軍覆沒,盧贊被陣斬,李筠躲在澤州不敢出城。
躲著也不是辦法,六月十三日,趙匡胤下令全力攻城,澤州城終於被攻陷,李筠自焚而死。老子既然已死,兒子也就沒有負隅頑抗的必要了,李守節在潞州城投降,李筠之亂就此平定,趙匡胤班師回朝。
回朝還沒兩個月,鬧事兒的又來了。
九月,淮南節度使李重進又反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