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安定時局,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上皇帝,接下來就是要論功行賞了,趙匡胤的親信部下石守信被封為侍衛親軍馬步軍副都指揮使、高懷德被封為殿前副都點檢、張令鐸被封為侍衛親軍馬步軍都虞候、王審琦為殿前都指揮使、趙普為右諫議大夫、樞密直學士。其餘眾將也都有封賞,原後周的三位宰執範質、王溥、魏仁浦仍位列宰執之位。
北宋新建,俗話說得好,槍桿子裡出政權,當時軍隊承襲五代建制,主要分為中央禁軍和邊軍,禁軍屬於帝國的精銳部隊,趙匡胤第一時間把禁軍的控制權牢牢地把控在自己手中。但治國理政還需要原先的一幫朝中大臣,所以以範質為首的文官基本仍居原位。
趙匡胤這邊剛剛開國,忙裡忙外的還沒理順朝政,那邊就有人開始給他添堵了。
建隆元年4月,昭義軍節度使李筠起兵叛宋。
昭義軍是後周極為重要的藩鎮,控制潞州(山西長治)、澤州(山西晉城)、沁州(山西沁縣),治所在潞州,北方是北宋的死敵北漢,南面出了太行山就是廣闊的黃河兩岸平原,進可直面北宋首都開封,退可聯絡北漢共據宋軍,對北宋危害極大。
李筠自後唐年間從軍,五代期間南征北戰,到了後周年間,受到郭威和柴榮多次提拔。趙匡胤代周建宋之後派人給李筠加封尚書令,李筠擰巴半天不願接受,左右侍從勸了半天終於接受封賞。按照傳統規矩,李筠要在治所宴請開封前來冊封的使臣,結果這位大哥接下來的宴請期間居然把後周皇帝郭威的畫像掛起來,對著畫像嚎啕大哭。這哥們兒的行為把侍從們都嚇壞了,趕緊給使臣們賠不是。北漢皇帝劉鈞聽說這事後邀請李筠聯合起兵攻宋,李筠的長子李守節苦勸無果,趙匡胤知道李筠心有動搖,為了打消李筠的念頭,在李守節出使開封期間讓李守節給李筠帶個話,我未做天子時,你李筠做什麼我不管,現在我既然是天子了,你難道不能稍稍的順從著我嗎?
李守節連夜趕回潞州報告趙匡胤的話,原以為父親能放棄叛宋的念頭,沒想到李筠聽了番話無動於衷,沒過多久便傳檄歷數趙匡胤篡逆之罪,正式起兵叛宋。
李筠起兵之初,搞突然襲擊攻佔了澤州城,但他深知僅憑一鎮之力難以抵擋趙匡胤的討伐,便迅速綁了北宋在昭義軍的監軍送到北漢求援。
李筠身邊不乏能人,謀士向李筠進言,昭義軍面對宋軍實力懸殊較大,僅僅坐守孤城必然敗亡,如能及時南下出太行山佔領洛陽,陳兵虎牢關,則據雄關天險足以抵擋宋軍,同時還可趁機攻佔關中平原,把長安鳳翔一帶盡數佔領,到時候據關中以圖天下,才是上上之策。
可李筠對此不以為然,告訴謀士,我是後周百戰之將,與世宗柴榮情同手足,只要是我起兵,所有軍隊必然前來投靠我,我怕什麼。李筠對謀士的戰略不屑一顧,那麼李筠除了上述一段吹牛逼的言論之外,自己的實打實的戰略是什麼呢?
答案是沒有戰略。
這就叫人頭大了,兩軍作戰,至少要有個戰略,比如說你要先攻佔哪裡,後攻佔哪裡,先消滅哪一股敵人,再消滅哪一股敵人,最終達到什麼樣的目的,結果在李筠這裡,什麼都沒有,唯一有的就是我要造反。
雖然李筠沒有戰略,但他卻很有想法,他的想法就是北漢皇帝劉鈞,綁了宋朝的監軍送給劉鈞算是他給北漢納的投名狀,劉鈞對李筠的行為是非常讚賞的,畢竟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面對李筠求援的請求,李筠雄心蕩漾,不顧國內眾臣的反對意見御駕親征來援。劉鈞的軍隊行至太平驛時李筠來迎,劉鈞非常高興,封李筠為西平王,李筠卻不怎麼高興,這位仁兄看到援軍之後大失所望,劉鈞雖是北漢皇帝,但北漢畢竟只是個彈丸小國,放在宋朝勉強算得上是個中等藩鎮的規模,其實劉鈞跟李筠的軍事實力本身也就是半斤對八兩,李筠把寶都押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