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太原受挫,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按照趙匡胤的既定戰略計劃,拿下蜀地之後接著該進取南漢或者南唐了,可此時偏偏北方出現了狀況。

開寶元年(公元968年),北宋的老朋友北漢皇帝劉鈞病死,由於劉鈞沒有兒子,養子劉繼恩即位。劉繼恩在北漢缺乏根基,而此時北漢的靠山遼國正處於遼穆宗在位期間,趙匡胤考慮再三,大好時機不可失,決定臨時改變國策,拿下北漢。

說到北漢,就必須要帶上遼國,北漢地盤以太原為中心,依靠一處藩鎮立國,如果沒有遼國扶持早就被中原王朝滅亡了好幾次了。

之前介紹過,遼穆宗一朝,遼國近親宗室接連不斷的叛亂,南邊的後周國力日漸強盛,遼穆宗忙於平叛無意進取,又沉湎於酒精的麻醉。常常喝酒通宵達旦,喝多了第二天就睡一天,也不上朝,也不處理朝政。就這樣遼國日漸沉淪,柴榮北伐期間周軍都打過來了還不以為意。等到周軍撤退了也毫無收復失地之心。到了宋開寶元年、遼應歷十八年期間,遼穆宗的酒癮越來越大,常常一頓酒喝上幾天幾夜完全不理朝政,脾氣也越來越暴虐,無論是朝臣還是近侍,只要有人敢惹他不高興就直接殺了。群臣害怕被遼穆宗幹掉也不敢在朝堂上進言,遼國上下一片死氣沉沉。

遼國的這番景象趙匡胤瞭如指掌,對於他來說,漢主新立,遼國萎靡,再沒有比此時更好的進攻機會了。開寶元年八月北宋發大軍征討北漢,大軍陣容強大,李繼勳為主帥,党進副將,曹彬監軍,大軍自南向北兵分兩路直奔太原。

李繼勳是由周入宋的一名大將,後周期間跟隨柴榮打了很多硬仗,因為並非趙匡胤嫡系,北宋建立後遠離中央禁軍,一直在北方帶兵,參與了平滅李筠之亂並數次抵擋了北漢和遼國的進犯。到了開寶元年,已經是北宋在北方的頭號大將。

宋軍這廂剛剛出發,北漢就發生了政變,劉繼恩在政變中被殺死,其弟劉繼元即位。面對宋軍大舉入侵,劉繼元趕忙向遼國求援,宋軍一路攻入北漢,九月便攻到了太原城下。太原城高池深,宋軍數攻無果,北宋朝廷打算勸降劉繼元,然而劉繼元卻是塊硬骨頭,無論如何不肯降宋,宋軍在太原城下圍駐到了十一月,遼穆宗終於想起來自己還有個北漢小兄弟被宋軍圍攻了,派了南院大王耶律敵烈率軍來援。十一月的太原天氣嚴寒,宋軍已經筋疲力盡,得知遼軍將至,宋軍只能退兵。

第一次征討北漢無功而返,趙匡胤毫不氣餒,第二年二月初,趙匡胤再次下詔討伐北漢,還是老熟人,李繼勳為主帥,党進副將,曹彬監軍。李繼勳的大軍走了沒三天,趙匡胤從開封領兵親征。面對氣勢洶洶的宋軍,北漢毫無招架之力,李繼勳的前軍還沒發力就又打到了太原城下。趙匡胤這回學精了,想到老對手契丹人又要過來攪局,走了一路部署了一路,專門安排了彰徳節度使韓重贇在駐所鎮州屯駐軍隊防備。

三月中旬,趙匡胤親率主力到達太原城下,宋軍前軍中軍會師,士氣大振。趙匡胤想要速戰速決,可太原城實在不白給,打了幾天還是巍然屹立。趙匡胤慢慢開始著急了,這時謀士出主意了:引汾水灌城。

中國古代建城跟現代不一樣,現代搞建築工程都是主體結構用鋼筋混凝土,泵車一立就開始澆築,又快又結實。古代可沒這些大型機械裝置,水泥也沒有,人們就用“三合土”來築城,三合土常常用石灰、黃土和碎石來配,有些變態級的城牆還會加糯米,配完之後蒸熟然後堆砌,並且在堆砌的過程中不斷夯實,雖然不如現代的鋼筋混凝土結實,但這種“古代混凝土”也是具有良好的強度的(誰不信了自己動手做一塊,保證強度可靠)。

但“古代混凝土”有個致命的缺點,怕水泡,這種混凝土依靠生石灰變熟的過程與黃土碎石混合,又利用了熟石灰脫水的過程凝固成型,成型之後再引水來泡,不穩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