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天怒人怨,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變法方便,很多政令在王安石和神宗商量好之後也直接以內降的形式釋出實施。
到了徽宗朝,內降這樣不合法的灰色施政方式被徽宗改革成為合法方式。大觀三年五月朝廷下詔,明確朝廷各部門和各地方應當嚴格執行內降御筆的要求,有違背的以大不敬論處。
事實證明,內降手詔沒一點兒好處,人不是機器,是人就會犯錯,集合大家的智慧來商量著來就是為了防止皇帝一個人犯錯給國家帶來災難。神宗內降手詔推進熙寧改革造福國家,可後來跟西夏打仗要不是他胡亂發手詔打亂前線的行軍部署,搞不好西夏早被滅了。
我們經常強調讀史書瞭解歷史一定要避免非黑即白的絕對論調,但即便如此也有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比如獨裁在任何時候都沒有任何好處。
蔡京依靠皇權既實現了徽宗的獨裁,也從某種意義上實現了自己的獨裁,朝堂上百官噤聲,沒人敢對他提出反對意見,一時之間頗有些東方不敗的味道。
東方不敗的蔡京未曾想到,真正能威脅自己的地位的人物就在自己的黨羽之中。
宣和元年(1119年)正月,王黼受詔命任職次相,蔡京獨相的時代結束了。
王黼是開封本地人,崇寧年間進士及第後先後在相州等地方做官,原本北宋每一科的進士那麼多,王黼也不是高榜進士,入朝做京官這事兒跟他基本上也就無緣了,一輩子大概也就是個地方官。可人家王黼有個獨門的核心競爭力,帥。
史書記載王黼本來長得就帥,而且除了基礎的帥還搭配了白皙的面板、一頭金髮和一雙金色瞳孔的眼睛,看起來簡直就是帥中之帥。
自古以來與女色相比,男色更是一種稀缺資源,寇準、章惇都是個人能力出眾又加上帥,後來的仕途才如虎添翼平步青雲。而王黼同志更是帥出了新花樣,不僅有基礎帥還有金眸子,更是迷倒一片群眾。除了不同凡響的帥之外,王黼還特別能說,口才好,大帥哥再加上口才好,還是進士及第,差不多就跟撒貝南一樣了。
地方任職沒多久,王黼果然引起了別人的重視,在兼職編修書籍的時候王黼認識了一個叫做何志的官員,被他的外表和口才吸引,將王黼推薦給了父親何執中。何執中當時任職副宰相,見到王黼之後也是一百個喜歡,很快,經過何執中的推薦,王黼進入館閣任職,步入了仕途的快車道。
得益於王黼出色的口才,進入館閣後的王黼提拔的很快,到了大觀年間不到三十歲的王黼已經擔任諫官。
按照北宋的官場潛規則,諫官品級不高,但政治地位極高,很多人都是四五十歲才做到諫官,王黼年紀輕輕就任職諫官簡直前途不可限量。但王黼對這樣的升遷速度仍然不滿意,為了更快的更進一步,他需要找到靠山做政治投機。
經過縝密的盤算,王黼把寶押在了當時失勢的前宰相蔡京身上。
大觀三年五月蔡京因星變被罷相後一直謫居在杭州,朝中由張商英擔任首相。事實證明只要不盡心逢迎徽宗的首相都做不長,張商英上任後對徽宗的艮嶽、花石綱、道觀之類的亂七八糟的非常反感,多次勸諫徽宗不要搞這些勞民傷財的破事兒,時間長了徽宗逐漸產生了不滿,怎麼以前蔡京在的時候我想幹什麼就幹什麼,換個宰相居然開始管我了?
失落的徽宗想起蔡京的好,開始頻頻派人去杭州慰問蔡京,並且還給蔡京賜了玉環聊表心意。聰明的王黼敏銳的抓住了這個機遇,皇帝這是想讓蔡京回來,那就順水推舟給徽宗和蔡京一個機會,給自己掙個人情。
參透了局勢的王黼開始攻擊首相張商英,把元佑黨爭的那些破事兒又拿出來大做文章,接著又上疏建議朝廷仍然詔蔡京回朝擔任首相。
王黼自己的奏疏肯定成不了氣候,但奏疏上去了之後徽宗並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