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平定方臘,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的一處名叫清河堰的地方,方臘軍在此駐守重兵嚴陣以待,東路軍先鋒王淵來到之後不敢大意,安排部下先進攻詐敗,然後將方臘軍引出來之後再打。第二天韓世忠領命挑戰方臘軍然後詐敗,對方果然中計,韓世忠誘敵深入埋伏圈之後宋軍強弩齊發,韓世忠率軍回擊,方臘軍大敗,然後宋軍全軍進攻,經過六日全殲杭州方臘軍。
東路軍收復杭州,西路軍也沒有歇著,三月中旬先是在涇縣擊敗方臘部將八大王所部,接著收復寧國,再接下來又收復歙州。
兩路宋軍畢竟北宋最能打的精銳部隊,一個月下來已經收復了兩浙路北部方臘佔據的州縣,方臘從兩浙路南部率主力北上救援,打了幾場敗仗之後接連退守,最後被宋軍圍堵在了青溪縣的幫源峒。
被逼到絕路,方臘起義軍爆發出了最後的戰鬥力,當時方臘部眾攜家帶口的退到幫源峒,上上下下總共二十多萬人,戰鬥開始後,幫源峒各洞之間分散,宋軍也不知道方臘本人到底在哪個洞中,一時之間拿方臘毫無辦法。
關鍵時刻韓世忠想了個點子,他率部找了個當地的村婦問路,恰巧村婦還就知道起義軍頭子躲藏的洞穴,領著韓世忠就找到了方臘藏身處。韓世忠二話不說領兵就進洞,進去一頓猛砍猛殺幹掉了方臘貼身侍衛然後生擒方臘及其老婆孩子。
生擒方臘立了大功,韓世忠喜出望外,押著方臘就往外走,沒想到在洞口遇見了一名叫做辛興宗的將領,搶了方臘就走,辛興宗所部人多勢眾,韓世忠剛不過,只好彙報給頂頭上司王淵,沒想到王淵也不敢去找辛興宗理論,韓世忠只能吃個啞巴虧。
原因很簡單,因為辛興宗一家都是西北的軍旅世家根基深厚,更重要的是,一家都是童貫跟前的紅人。
自己的將士還搞這種厚此薄彼,照童貫這種帶兵法兒,軍隊就打不好仗。
在這裡插一段,既然講到方臘起義了,那就也講講同樣在北宋末年,演義中轟轟烈烈,現實裡小打小鬧的梁山起義吧。其實梁山起義的規模很小,造成的影響也很小,遠不及方臘起義,但畢竟《水滸傳》響噹噹的大名,好歹也應該介紹一下。
梁山起義的首領那當然就是宋江,起義地點是在梁山附近,宋江及其手下共計三十六人,離一百零八將的數量差距比較大,早在方臘起義之前,宋江和部下就已經在梁山泊一帶活動了。
當時的梁山泊一帶像宋江這樣的團伙很多,官兵多次圍剿都會死灰復燃,時間長了地方政府也躺平了,聽之任之,只要別搞得太出格也就不怎麼管這些人了。
官府不管,團伙還得發展,由於大本營各種團伙林立,同質化競爭激烈,宋江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於是就率手下南下進入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市),在海州嚯嚯了一番隊伍也有所壯大,但當地官兵很快打過,來宋江一看打不過,便搶了十幾艘小船出海。
宋江率手下在海上漂了幾天,以為官兵撤了就準備靠岸,誰知道官兵根本沒撤,而是埋伏在宋江靠岸的地方,等宋江團伙上岸之後沒有立即出擊,而是讓對方稍稍深入岸上,派人去把宋江的船隻燒掉斷其後路,接著官兵出現攻擊宋江。
宋江和手下突然遭到攻擊本想逃回船上出海,結果船也被燒了一下子士氣大落,官兵趁機勸降,宋江一看打也打不過,官兵那邊開出來的投降條件也不錯還給官做,乾脆率領手下投降。
宋江的梁山起義就這麼結束了,不是我不想展開寫,而是史料實在沒什麼詳細記載,宋江的團伙與其說是義軍,還不如說是一夥盜賊。其實《水滸傳》裡面對梁山起義軍的描寫多來自於北宋末年多個民間反抗勢力的雜糅,其中就包含了方臘,尤其是義軍與官兵硬剛的橋段,在當時那個年代也只有方臘起義軍有這個實力。
方臘起義軍雖然在童貫的鎮壓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