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靖康悲歌,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只是在後方坐鎮,前方的將領其實就是在各自為戰。

對方伸出來一隻拳頭,我只有一個手指,怎麼打?

到了北宋末年,頑疾依然存在,完顏宗望完顏宗翰兩人兩路大軍都是十萬大軍級的兵力,而北宋在河東河北的安撫使依然是文官,根本無力指揮大軍團會戰,只能從戰略上給個大致方向,剩下的各位都監鈐轄們自己打去吧。西軍的折可求、种師中都是這種待遇,一支偏師對上一個兵團,怎麼可能贏得了?

武將來總管一路兵力也不是沒有,仁宗時候狄青就總管了兩廣所有兵力平叛,神宗時候王韶、李憲也都能總管熙河路一路宋軍。其實徽宗朝也有這樣的帥才,在西北帶兵多年的童貫就是最佳人選。

別以為童貫在燕山府打了兩場敗仗就以為童貫是垃圾,歷史上名將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例子多了去了。

五代時候後梁名將劉尋,幾乎是面臨靖康之變時期一模一樣的局面,李存勖率領晉軍眼看著就要打過黃河,後梁所有能打的名將死的死降的降,只有劉尋率梁軍跟晉軍死磕,打輸了我就撤,收攏敗兵接著打,雖然敗多勝少,但就是打得你過不了河。

對於一名元帥來講,一場戰鬥一場戰役怎麼輸都行,只要能實現一場戰爭的最終戰略目標就算是贏。看看童貫手下的將領,种師道劉延慶等人哪個不是驕兵悍將,誰能服誰?只有在西北領著他們打過仗的童貫才能鎮得住場子,靖康年間但凡童貫能站得住腳跟,哪怕跟金軍對陣輸一百次,北宋也不至於亡國。

六賊之中,童貫絕對是個異類,其他五賊都是瞎**搞禍害國家,童貫卻是身處高位不作為害了國家。宣和末年童貫已經年屆七十,在北宋已經過了致仕的年紀本可以退休致仕,但在貪婪的腐蝕下仍然把持兵權不放手,又失去了年輕時奮勇殺敵為國捐軀的決心,害了自己又害了國家。

朝廷命令混亂,缺乏統一指揮,宋軍就在這樣一片混亂之中迎來了最後一場開封保衛戰。金軍在稍事休整後於十一月初一對城西另一道水門善利門發起了進攻,西軍將領姚友仲拼死抵抗勉強守住。

雖然初一守住了善利門,但初二這一天完顏宗翰率西路軍來到開封城下,金軍東路兩路主力會師兵力達到二十多萬,士氣漲到了滿格。

金軍接下來對開封採取了飽和攻擊策略,打城西的不好打就改打城東,劉延慶在城東防守,在城頭擺了幾尊九牛炮,這個九牛炮到底什麼原理查了很多史料都沒查出來,據推測應該跟之前的石炮比較類似。劉延慶就用這些九牛炮攻擊金軍的雲梯,把雲梯砸的稀巴爛。

東城不好打再改打南城,金軍的機動性很強很快又來到南城,南城外王宗楚開城出戰,率千餘名精銳宋軍與金軍硬剛,雙殺的你死我活終於寡不敵眾,副將高師旦戰死,王宗楚敗退回城中。

王宗楚退了回來,金軍緊跟著就殺了過來,守軍慌慌張張拉起吊橋,金軍來到護城河上架起浮橋,姚友仲此時又從東城趕赴南城增援,帶著床子弩神臂弓對著金軍就是一頓猛射,金軍被壓的過不了河。

短兵相接沒什麼效果,金軍決定上器械,金軍在城南造了一座高大的瞭望臺,在瞭望臺上又製作了一臺石炮,用石炮居高臨下對著城牆砸。剛開始砸了幾下把宋軍砸的有點兒懵,對面這玩意兒在高處能打城牆,城牆在低處打不著對面。

可被砸了幾下宋軍慢慢緩過來勁兒了,你不就砸我的城牆嗎,你隨便砸,砸完我就修,而對面瞭望臺只有一座,上下運送石料極其不方便,攻擊速度很慢,一次攻擊完之後等下一次攻擊開始前宋軍早就把上一次砸壞的城牆修好了。

眼見南城也不好打,金軍再換北城攻打,到了北城金軍又換了一種打法,上鵝車。開封守軍不知道太原守軍怎麼對付鵝車的,看見這玩意兒氣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