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失北補南,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宣宗貞佑年間,金國可謂內憂外患,亡國之兆頻見,遼東丟了,北方中都丟了,蒙軍大肆入侵劫掠,西北跟西夏交惡衝突不斷,好不容易把山東的叛軍打掉了,朝臣以為國家勉強有了一絲喘息之機,宣宗卻決定再哆嗦一下子,南下伐宋。

說起來宣宗伐宋的理由很正當:自從南宋嘉定八年、金貞佑三年開始,南宋正式停納歲幣,要知道金國遷都後國家經濟受到重創,每年60匹兩的錢糧彌足珍貴,不管從道義上看還是利益上看,金國也一定要把每年的這筆歲幣爭過來。

宣宗想伐宋,但文武百官幾乎沒一個贊成的,雖然南宋的歲幣對金國來說很重要,雖然金國佔著道義上的制高點,但以當時的形勢來看,金軍南下伐宋不一定能打得贏。

戰爭比拼的是國力,當時金國多次被蒙軍打穿,一半以上國土已經丟了,還要養著數十萬的常備軍四處平叛,軍事壓力很大,而南宋自從嘉定和議之後近十年未打仗,國內太平,錢糧充足。兩國對比金國國力遠不及南宋,打起來根本就沒有贏得可能。

在金代史料語焉不詳的記載中,對於伐宋之事有兩處記載很有意思,一處是興定元年(公元1217年)正月術虎高琪以息州(今河南信陽市)有南宋盜賊越境侵擾為由上梳請求伐宋,另一處是興定元年十二月參知政事胥鼎上梳請求與南宋休戰,卻被術虎高琪在朝會上反駁,大軍已經開拔,絕無撤軍可能。

金末這段歷史從野狐嶺之戰開始就出現了諸多模糊不清讓人捉摸不透的地方,比如從衛王到宣宗這兩朝,先後出現胡沙虎和術虎高琪兩位權奸把持朝政,金國也因此耗費了大量國力。胡沙虎發動宮廷政變謀殺皇帝固然給了蒙古人可乘之機,可後來透過誅殺胡沙虎上位的術虎高琪真的有資格稱得上“權奸”,有資格把持朝政嗎?

術虎高琪軍旅出身,本人有豐富的帶兵作戰經驗,在金末那是妥妥的重點稀缺人才,可自從宣宗南遷之後,術虎高琪歷任平章政事、尚書右丞相,再未外出領兵作戰過,即使在金國四面八方全都是敵人亟需將才的情況下也沒外出過。

要知道宰執外出帶兵作戰那可是金國傳統,就不說金兀朮這種開國名將了,衛王在位時獨吉思忠、完顏承裕都是以宰執身份外出帶兵作戰,可到了宣宗這裡,始終沒讓術虎高琪外出帶兵作戰過。

亂世裡手裡有兵權才有本錢,術虎高琪不僅沒有兵權,而且即使是在朝中貴為宰執,還是隔三差五的被同僚擠兌。先是御史完顏素蘭上梳彈劾他囂張跋扈,接著御史中丞完顏伯嘉上梳彈劾他奸邪,請求將其貶官外放。

除了諫官彈劾,宰執內部也不安生,參知政事胥鼎是當年尚書右丞胥持國兒子,受恩蔭做官一路高升,到了宣宗朝已經官居參知政事。宣宗想伐宋他不同意,為此與術虎高琪對噴了一波。

後來兩人又因為日常政務再次爆發矛盾,當時宣宗勤政,所有奏疏、政務都要親自處理,效率很慢,胥鼎就提議讓宣宗給宰執放權,由宰執代理一部分政務,這回術虎高琪再次跳出來跟他對掐,兩人早朝上唇槍舌劍互相嘲諷一番,提議不了了之。

放棄中都南遷到開封到底是對是錯我們無法評判,但可以肯定的是遷都到了開封之後,宣宗對朝廷的掌握加強了,不管是軍方將領也好還是朝中宰執也好,所有人都被宣宗牢牢控制在手裡。南宋嘉定十年、金興定元年四月,宣宗下詔伐宋,樞相完顏賽不和元帥左監軍烏古論慶壽兩人各領大軍南下攻打南宋信陽軍。

兵貴神速,金軍發動突襲宋軍來不及防備,信陽軍附近的光州、羅山、定城等縣先後被攻陷,金軍六戰六捷,宋軍死傷無數,形勢看起來對金國非常有利。

宣宗本意是想以戰迫和,讓南宋主動提出議和,然後自己獅子大開口不僅要把之前欠賬的歲幣要回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