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烽火狼煙,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遼東雖然爛,但宣宗卻無力挽救危局,因為南遷後的金國朝廷日子過的依然很艱難。由於前期蒙軍大舉入侵,金國河東、河北和山東地區基層守備力量被全部摧毀,州縣官府幾乎已經無力控制當地,導致華北大地上盜賊四起,叛軍橫行。
在這些大大小小的叛軍中,以山東“紅襖軍”聲勢最為浩大。
紅襖軍首領楊安兒是山東東路益都府(今山東青州市)人,早年靠收購皮革製作馬鞍販賣為生。章宗泰和年間朝廷強徵兵源對宋作戰搞得民怨沸騰,楊安兒趁機在山東地區聚眾起義。結果開禧北伐宋軍大敗,戰爭很快結束,南下的金軍順勢北上剿匪,楊安兒見勢不妙立即投降,混了個當地防禦使的官職。
從反賊搖身一變成了正規的公務員,楊安兒卻並不滿足於現狀,大安三年率軍在河北駐防,眼見蒙古人南下伐金如入無人之境、朝廷無力抵擋的窘境之後,楊安兒再次萌生了背叛朝廷自己單幹的想法。於是趁著中都被圍朝廷政令不通的機會率軍返回老家山東益都,殺掉當地官員開倉賑濟災民,附近前往投奔者數以萬計,當時楊安兒計程車兵以紅襖為標記,故其部眾又稱“紅襖軍”。
從大安三年到貞佑二年,蒙古人三次南侵,在河東、河北和山東等地大肆劫掠,金國地方政府既無力對抗蒙軍,也無力再約束百姓。而這時楊安兒的紅襖軍因為沒有抗蒙的政治任務,反而越來越壯大,附近百姓歸附的也越來越多,楊安兒率軍席捲整個山東,貞佑二年九月在萊州(今山東掖縣)稱帝,置百官,改元天順。
槍打出頭鳥,當時在華北大地上叛軍到處都是,可楊安兒居然敢稱帝,那就是在赤裸裸的打金國朝廷的臉。又剛好趕上宣宗把首都南遷到開封不久,此時不除賊難道留著過年?很快,朝廷便派軍前往山東平叛。
率軍平叛的金軍將領名叫僕散安貞,是金國名將僕散忠義的孫子,僕散揆的兒子。女真貴族僕散安貞憑藉恩蔭進入官場,早年一直擔任閒職,到了章宗泰和年間開始在山東各州擔任刺史,金國的規矩女真人天生都應該是戰士,既然僕散安貞在山東為官多年,那就直接派他統兵討伐反賊。
為國平叛義不容辭,但僕散安貞深知自己做了多年文官,手下根本沒有能打的兵,貿然出征很難打得過楊安兒手下紅襖軍,為了打贏這場仗,僕散安貞從河北借來了當時赫赫有名的“花帽軍”。
花帽軍的主要成員是中都附近的漢人百姓。貞佑二年蒙軍進攻中都時城中一個名叫郭仲元的百姓響應朝廷號召出城募兵,短短數月間募集數千百姓,郭仲元與其他幾名將領日夜操練,很快使得新募士兵具備了比較強的戰鬥力。
古代軍隊打仗跟現代一樣,朝廷要配統一的軍裝,其中很重要的一項就是軍帽,但郭仲元這批士兵由於倉促募集,大家根本就領不到朝廷統一調配的軍裝,只能各自穿戴自己日常衣帽,於是放眼望去士兵們頭上戴的帽子各式各樣,故貞佑二年中都附近的這批百姓士兵又稱“花帽軍”。
花帽軍裝備雖然差,但保家衛國的意志一點兒都不差,在郭仲元等將領帶領下多次襲擊蒙軍小股部隊,取得了不少勝利。中都陷落後花帽軍仍然堅持在中都附近活動,僕散安貞此次進攻便徵調了花帽軍三千人,由花帽軍部將李霆率軍參戰。
除了三千花帽軍之外,僕散安貞還調集了沂州防禦使僕散留家和花帽軍將領、安化軍節度使郭阿鄰,二人各率數千金軍前來會師然後向楊安兒發起總攻。
僕散安貞雖然集結了多路金軍,但總數不過區區萬餘人,當時楊安兒手下紅襖軍兵力超過十萬,對於金軍的討伐根本沒放在心上,派萊州守將徐汝賢率軍迎戰。
徐汝賢原本是金國萊州守將,投降紅襖軍之後楊安兒任命他依然擔任萊州守將。楊安兒把當時萊州、登州(今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