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氣貫山河,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金國朝廷任命為濟州知州。
辛棄疾跟隨耿京多年情同手足,當下決定一定要捉拿張安國為耿京報仇。回到義軍根據地,辛棄疾找來了義軍部將王世隆,兩人打聽到張安國當時正在濟州府衙中宴請幾位金將,於是就帶了五十名騎兵悄悄埋伏在兩側街道,由辛棄疾進入府衙求見。
之前在義軍共事,張安國很多部下都認識辛棄疾,辛棄疾很快就進入到府衙,見到了正在與金將喝酒的張安國。
張安國不知道辛棄疾已經得知了他殺害耿京叛變之事,忙站起來要跟辛棄疾打招呼順便把人打發走,沒想到剛走到門口便被辛棄疾一把抓住,扭送到馬上騎馬出了府衙,臨走的時候辛棄疾告訴府衙衛兵,大宋十萬大軍馬上就要打來,要與知府大人商議抵抗之事。
因為事發太過突然,不僅衛兵們來不及反應,就連正在跟張安國一同喝酒的金將也來不及反應。等大家回過神兒來,意識到張大人這是被綁架了之後,辛棄疾早就帶著張安國走遠了。
就這樣,辛棄疾和王世隆押著張安國一路衝破金軍封鎖到達建康行在,經朝廷審理,叛徒張安國被處斬。
雖然辛棄疾是個人高馬大身體健壯的書生,但在金國州府衙門裡生擒知府,突破金軍各地駐防千里奔襲回到建康將叛徒正法,這難度恐怕不下於萬軍之中取上將首級,如果不是正史記載,無論如何我也不敢相信。
誰說我們中國沒有個人英雄主義?隔了近千年,這份英雄氣概依然豪氣沖天。
耿京的死導致山東義軍瓦解,辛棄疾也失去了北歸的意義。張安國被處斬之後,朝廷任命辛棄疾為江陰籤判。因為主張北伐,一心想要朝廷收復中原,辛棄疾此後不斷上疏分析宋金局勢,請求朝廷出兵。宋金隆興和議之後虞允文回到朝中擔任宰相,對於辛棄疾的北伐主張很是讚賞,但介於當時已經議和師出無名,便派辛棄疾前往滁州任知州。
滁州位於淮西,是宋金江淮戰場上一座重要城市。多年的戰亂使得滁州生靈塗炭,乾道八年(公元1172年),辛棄疾來到滁州,面對滿目瘡痍的滁州城,他採取了一個大膽的政策:減稅。
減稅可不是說句話就能減稅那麼簡單,歷朝歷代稅率制定和稅賦徵收都是國家根基,針對某一地區是否減稅的決策權都在朝廷,不是任何地方官可以決定的。當時辛棄疾只是一個小小的知州,頭上還有淮西轉運使,他憑什麼就敢減稅?
也不憑什麼,就憑滁州是前線城市,多年來屢遭戰火,說實話這種城市收不收的上稅都是問題,賬目更是一塌糊塗,根本沒得查,可以說知州說什麼就是什麼,賦稅收的少只要知州一句-話錢糧毀於戰火,就可以糊弄過去。
敢不敢做就看知州的魄力,想不想做就看知州的良心,而辛棄疾既有魄力又有良心,在他的力主下,滁州採取了輕徭薄稅來招募流民恢復生產,不到一年時間便將滁州城恢復到了一片繁榮景象。
淳熙二年(公元1175年),辛棄疾轉任江西提點刑獄。當時南宋爆發了嚴重的“茶寇”,主要原因是為了與金國作戰,南宋朝廷在民間強加賦稅,古代能加稅的無非那幾樣:鹽鐵茶,有一名叫做賴文政的茶商不堪重負揭竿起義,輾轉多地進入江西。
南宋腹地原本沒什麼大將駐守,賴文政才得以到處肆虐,但江西不一樣,辛棄疾約等於名將,於是在辛棄疾調兵遣將圍追堵截之下,賴文政很快便招架不住,向官兵投降。
自古以來謀反都是重罪,但賴文政這夥茶寇卻並非一般意義上謀反的叛軍,而是類似於落草為寇的盜賊,其實當時在南宋境內類似的盜賊很多,有不少主動投降的都被朝廷寬大處理,但這一次賴文政投降之後辛棄疾沒有將其交給朝廷,而是直接處斬。
茶寇雖然平定,但對於賴文政的處理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