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范仲淹的抗爭,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官運順風順水,仁宗天聖初年就進入中書任參知政事。
呂夷簡繼承了叔父的部分宰相傳統,為政風格非常穩,可就是這個穩受到了很多人的詬病,矯枉必須過正,呂夷簡穩得有時候就像一株牆頭草。
呂夷簡升任首相的同年,中書裡最強硬的魯宗道病逝,劉娥進步的阻力小了,便抓緊繼續在朝中安插自己的親信,不少親信進入樞密院和中書。
明道元年(公元1032年)十二月,劉娥提出,來年二月的祭祀大典很快就要開始了,她作為堂堂太后也沒個像樣兒的衣服,需要做一件龍袍明年祭祀時候穿,大家看怎麼樣。
群臣之首,首相呂夷簡的回應是沉默。
首相不說話,那副宰相說吧,晏殊同志發話了,根據周禮,太后您的衣服制式是如此這般一通介紹。
劉娥一聽這不對啊,你讀書人別拿周禮忽悠我,說了半天不就是不讓我穿龍袍嗎?
群臣唯唯諾諾,這麼一道送命題首相不敢回答,副宰相已經婉轉說不行了,太后還是不依不饒,眼看著場面一度陷入僵局,這時時任禮部侍郎的薛奎實在看不下去了,問道,太后身穿龍袍,到了太廟後是行皇帝的祭祀禮還是后妃的祭祀禮?
劉娥看這架勢,朝堂上支援的力度還是不行,算了龍袍不穿了,不過龍袍不穿,也不能吃虧,劉娥專門交代禮部給自己定製了一套禮儀中不存在、幾乎與龍袍同樣款式的服裝,龍袍十二章圖案減去兩章做成了劉娥版禮服。
咱也不知道劉娥圖了個啥,咱也不敢問。
劉娥與武則天最大的不同,或許在於心裡還殘存著良知,她聰明又貪婪,謹慎且敬畏。仁宗成長的歲月裡,她強行以親生母親的名義臨朝稱制,迫使仁宗與真正的母親母子不得相認,卻又不像武則天那樣為了權力不惜害死自己的孩子,對仁宗教導甚至多餘壓迫,她想做一代女皇,她又對仁宗懷著深厚的感情,複雜的感情每天都在交織。
明道元年二月,矛盾中的劉娥又面臨了一個重要的人生選擇,當年的小李姑娘、仁宗的親身母親李氏病逝了。
小李姑娘病逝前,身份還只是真宗順容,仁宗即位後跟真宗其他一些普通嬪妃一樣奉命到真宗永定陵附近居住,過著清苦的生活。史書記載,仁宗即位後,妃默處先朝嬪御中,未嘗自異。
史書還記載,終太后世,仁宗不自知為妃所出也。
以上的描述我引用的是史書原話,我無法形容一個母親明知自己骨肉所在卻無法相認的悲苦。
孩子,娘生你卻沒福分養你,但是知道你健健康康的長大成人,平平安安的繼承大統,滿朝文武都稱讚你有明君之相,娘滿足了。
小李姑娘病逝後,劉娥安排禮部給她治喪,本來劉娥沒當回事兒,結果呂夷簡專門找到宮中面見劉娥,要求給小李姑娘提高規格,必須厚葬。
劉娥當時跟仁宗同時聽政,呂夷簡一這麼說趕緊安排仁宗先回去歇息,然後單獨問呂夷簡,李氏去世時身份只是普通宮人,連嬪妃的最低等級都不夠,讓朝廷搞特殊提高規格這是幾個意思,宰相大人這是要管到後宮去了?
牆頭草呂夷簡生平第一次在重要關口堅持了原則,告訴劉娥,他這個當宰相的,不管是朝堂還是後宮,該管的必須要管。
劉娥大怒,挑撥離間是吧。
呂夷簡平靜的告訴劉娥,太后百年之後仁宗必定會得知生母真相,到時一旦得知李氏遭遇,太后宗族怕是保全不了。如果想給族人留下生路,一定要厚葬李氏。
劉娥恍然大悟,百感交集,幾十年來他總以為孩子是她的,其實孩子是小李姑娘的,她可以瞞得住仁宗,卻瞞不住悠悠眾口。
經過呂夷簡一番勸說,劉娥下旨,封李氏為宸妃(宸妃是皇后之下最高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