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青天包拯,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堯佐,也是進士及第在外任職,當年張貴妃父親病逝後母親想要投奔伯父,結果張堯佐以路途遙遠為藉口拒絕張貴妃母女來投奔。張貴妃後來發達了想要提拔自己孃家人,思來想去也沒什麼至親,只剩這一個伯父,那就給伯父提拔提拔吧。

面對不計前嫌的侄女,張堯佐簡直大喜過望,於是在張貴妃的運作下,原本任開州(今重慶開州區)知州的張堯佐回到開封一路提拔,最後做到了三司使的職位。

三司使我們之前重點講述過,位高權重關係重大,能力如果不是特別過硬就不可能勝任得了,而張堯佐同志靠著裙帶關係居然升任做了三司使,實在是無法服眾。處理完冒牌皇子後,諫官包拯向仁宗上梳,請求罷免張堯佐三司使之職。

包拯接連上梳,仁宗不勝其煩,這老包沒完沒了了,可又不能駁斥他,畢竟包拯上梳大公無私沒一點兒毛病。終於在包拯的多次彈劾下,仁宗下詔罷免張堯佐三司使。

伯父被彈劾罷官,張貴妃心裡自然是不好受,找到仁宗求情,既然沒了實權,整個虛職享受享受榮華富貴總可以了吧。在張貴妃的遊說下,仁宗同意授予張堯佐節度使和宣徽南院使的職務,享受個待遇安度晚年。

節度使早在宋初就已經成了虛職只享受待遇不領實權,宣徽院掌管祭祀、禮儀,分為南院北院,但常年來宣徽南院使和宣徽北院使也淪為虛職沒什麼實權。雖然都是虛職,但這兩個虛職地位很高,在朝中一向只授予德高望重的大佬,而基於張堯佐這種攀親攀上來的官員,根本不夠格得到這樣的虛職。

但是夠不夠格皇上說了算,仁宗答應了張貴妃,這事兒算是定了,畢竟天子一言駟馬難追。

事情說定之後第二天仁宗上朝,張貴妃拉著仁宗的手一直走到宮門口還不忘提醒仁宗,官家不要忘了宣徽使,仁宗連連答應。走上大殿坐定,向群臣提起來給張堯佐授予節度使和宣徽使的事兒,意思是大家沒意見咱就這麼定了,沒想到這話剛一說完包拯就第一個反對。

北宋的皇宮跟後來明清時候故宮那種不同,規模較小,尤其是平時上朝所在的垂拱殿,皇帝離臣子比較近,議事起來很方便。包拯這麼一反對,開始了滔滔不絕陳述反對的理由,畢竟進士出身學富五車,包拯這一說起來再也說不完了,而且越說越激動,說到高潮口沫橫飛,唾沫星子噴了仁宗一臉。

仁宗真是有苦說不出,我收回成命還不行嗎?最終在包拯的建議下,只授予了張堯佐節度使的職務,沒有授予他宣徽使。

退朝了,仁宗回到後宮,張貴妃趕緊上來問宣徽使任命有無下詔,仁宗這才想起被包拯噴了一臉的唾沫,用袖子擦了一把臉鬱悶的回答張貴妃,宣徽使宣徽使,你就知道宣徽使,不知道包拯是御史嗎?

張堯佐的好事兒被包拯攪黃了,可包拯對張堯佐並無個人恩怨,一切都是出於公心,彈劾完張堯佐之後,包拯又短暫的出任地方知州、開封府知府、嘉佑三年再次回到中央,擔任諫官之首:御史中丞。

當了首席大諫官就要發揮諫官領導的作用,於是剛剛回到中央的御史中丞包拯上梳,提起了那個大家都心知肚明又長久以來都不太敢提的話題,勸諫仁宗立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