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澶淵之戰,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是抵不抵抗。

當時的中書裡投降派主要分兩個派系,一派以樞密副使陳堯叟為首主張學習唐玄宗逃亡四川,另一派以參知政事王欽若為首主張學習司馬睿逃亡江南,讀書人真是學識淵博,連逃跑都知道引經據典。

大臣提議逃跑,真宗更是拿不定主意,拿不定主意就不表態,真宗裝作很佛系。直到寇準在上朝時彙報了前線軍情,真宗才驚訝的表示,前線危在旦夕,大家商量商量,我們是遷都到成都呢還是遷都到金陵呢。

大臣們都裝作不表態,寇準發言了,告訴真宗,誰給皇上出的遷都的主意?應該拉出去砍了。

寇準是同平章事,是正宰相,投降派的王欽若是參知政事,是副宰相;陳堯叟是樞密副使,相當於副宰相,倆人都屬於寇準的部下,都不敢說話。

寇準接著說,陛下英明神武,國家將相同心,遼國皇帝太后親征,我們也應該由陛下御駕親征,退一萬步即使不親征也應該堅決抵抗,如果這個時候遷都逃亡四川或者江南,人心就散了,大宋將失去天下,半壁江山也保不住。

真宗聽寇準分析後又陷入糾結,不知道該親征還是堅守還是逃跑,本想退朝再考慮,結果剛想退朝寇準又不同意了,告誡真宗,陛下你這一走,大宋將亡,微臣恐怕是再也見不到你了,請陛下做個決斷。

史書記載,當時的朝堂之上,“同列懼,欲退,準止之”,國家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沒有一個人敢說話,除了寇準。

前線統帥是縮頭烏龜,大臣們沒有信心抗敵,連皇帝自己都沒有信心守住江山準備遷都逃跑,整個北宋最高領導決策層,只有寇準一個堅定地主戰派。

寇準不在乎任何人的建議主張,他只有一個信念,就是保家衛國。

也許是受到寇準強烈愛國主義情懷的感召,真宗被說動了,決定御駕親征抵抗遼軍。

終於說動皇上御駕親征,寇準很高興,高興之餘也不忘留了一手,把中書的核心投降派成員王欽若安排去了前線抗敵。

真宗決定親征,又擔驚害怕親征危險,扭扭捏捏一直拖到十一月,遼軍都在澶州城外圍起來了才出發。出發後,真宗本想安排王超從河北迴來自北向南夾擊遼軍,可軍令送出去幾封,王超一點兒反應都沒有。親征的速度越來越慢,路上走到一半,真宗又動搖了,又想回開封,又想直接遷都跑去金陵,寇準苦勸無果的時候另一位軍中大佬高瓊知道了情況,便跟著寇準一起去找真宗進諫。

高瓊是太宗的老部下,當晉王時的藩邸,跟著趙光義打了無數場仗,軍功卓著,可謂嫡系中的嫡系,在軍中威望極高。在遼軍上一次南侵時傅潛因作戰不力被免職後,就是高瓊去河北接任宋軍主帥,遼軍退兵後因舊傷復發回到開封養傷,王超替代他接任了河北宋軍主帥。

高瓊跟傅潛王超一樣都是真宗的嫡系老臣,但高瓊是個堅決的主戰派,高瓊告訴真宗,這次御駕親征的隨軍將士都在京師開封,如果陛下想遷都去金陵,這些士兵半路可能就要跑了,皇上在路上沒有護駕的,比御駕親征更加兇險,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繼續北上,到澶州城打敗遼軍。

宰相勸完主帥勸,真宗終於再一次下定決心幹他孃的,終於走了整整四天走完了從河南開封到澶州的路途,我在地圖上拉了一下距離,從高德地圖河南開封府景區到河南省濮陽市澶淵之盟歷史博物館,自駕車距離143公里,用時預計1小時40分鐘,真宗的車隊走了整整四天,這還是寇準高瓊不停地勸才走完的路程。

這143公里的路,是北宋老百姓救命的路,寇準和高瓊進諫的話,是給北宋老百姓救命的話。

真宗到了澶州城之後,又慫了,宋軍在北城跟遼軍對峙,真宗到了南城,說啥也不往前走了,不往北城的前線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