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澶淵之戰,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管經濟的寇準上任宰相之後發現,國家的局面遠比想象中危急得多。鹹平年間西北有張齊賢坐鎮對付李繼遷勉強能應付,可河北面對遼國基本上就是清晨的大馬路,遼軍如入無人之境,隨便劫掠。
到了景德年間,遼國對北宋的威脅已經到了掀桌子的局面,在河北已經完全被打穿的情況下,遼聖宗母子決定,御駕親征,收回瓦橋關。
景德元年九月,遼軍開始了總動員,主帥蕭撻凜在早年間跟隨耶律斜軫多次與宋軍交戰,在耶律斜軫耶律休哥相繼去世後逐漸擔任南征主帥之職,此前已多次擊敗宋軍,對宋戰鬥經驗豐富。
遼軍一路南下,宋軍也沒閒著,當時的宋軍統帥已經換成了王超,王超這老哥從西北來到河北,打完党項打契丹著實是挺忙,來到河北之後也聽說了前任傅潛的光榮事蹟,不敢貽誤戰機,迎著遼軍就上,於是在河北唐河縣,遼軍主力遭遇了宋軍主力。
蕭撻凜帶著遼軍主力跟王超打了幾把太極,吃驚的發現,這兄弟根本沒興趣跟自己決戰,只是在唐河擺好了陣勢,你來我就跟你拼命,你不來我也懶得理你。這下可正中蕭撻凜下懷,遼軍多為騎兵,機動性強,既然你不打算跟我決戰,我直接繞過你,於是在接下來遼軍南征勢如破竹一路打到黃河邊的澶州,到了澶州,遼軍再也打不動了。
因為守澶州城的是李繼隆。
當時的河北戰局出現了一種極為詭異的場景,手握重兵的河北宋軍最高統帥王超在定州按兵不動,而除了王超方面軍之外河北再也沒有一支軍事力量能與遼軍野戰。但野戰雖然打不過遼軍,宋軍在各個大城市卻守得固若金湯,河北的瀛洲、冀州、大名等重要城市都還牢牢掌握在宋軍手裡。
澶州城跨黃河而建,分南北兩城,遼軍到達之後將北城三面圍了個水洩不通,蕭撻凜率領騎兵從西北側進攻,李繼隆守軍兵力有限不敢硬拼,只能在關鍵的隘口布防,為了彌補兵力不夠的劣勢,李繼隆讓守軍把宋軍的強力殺傷武器床子弩搬上了城頭,一旦雙方發生戰鬥,床子弩隨時發射支援。
據史書記載,蕭撻凜率隊突擊期間“異其旗幟,躬出凸戰”,說直白點就是標新立異,主帥就是帥,跟別人不一樣。
可惜蕭撻凜忘了人怕出名豬怕壯的道理,李繼隆麾下的宋軍軍事素質過硬,對旗子非常敏感,看見不一樣的旗子知道大人物來了。殺豬殺屁股,擒賊先擒王,床子弩給這位大領導招呼上,蕭撻凜也是背,一發巨弩正中額頭,遼軍慌慌張張把蕭撻凜抬了回去,但傷勢太重,人還是不行了。大戰在即主帥身亡,遼軍士氣一落千丈,太后蕭綽更是悲慟輟朝三日。
遼軍一路打到澶州城下,雖說野戰勢如破竹,但實際上河北沒拿下來幾個城池,河北的宋軍主力也沒受到損失,只不過是遼軍入侵驛道受阻,切斷了河北與中央的聯絡。
對面守澶州城的是老夥計李繼隆,打不進去;背後是河北宋軍主力,實力仍存;再往前就是不到三百里就是北宋都城開封。當時的情況對於遼軍來說,如果堅持打澶州,李繼隆打不過,有可能在澶州夜長夢多最後被北宋援軍包了餃子;如果越過澶州開啟封,主帥蕭撻凜都死了,遼軍士氣低落幾乎不可能再往南打,況且李繼隆不是王超,實在不好惹,隨時可能會從後面追擊遼軍;如果退回去,堂堂大遼帝國跑到宋朝境內浪了一圈無功而返顏面無光。
遼國的實際掌權者蕭綽同志來到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個選擇的十字路口,一旦選錯,將給國家帶來沉重的災難。
遼國統治者焦慮,北宋皇帝真宗同志也同樣焦慮。
從景德元年九月初遼軍進攻開始,前線的軍情一封接著一封送到了開封,軍情十萬火急一刻容不得耽誤。可面對如此緊急的軍情,朝廷裡爭論的卻不是如何調兵遣將抵抗遼軍,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