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朝堂傾軋,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詞頭。後來的知制誥們有模學樣,熙寧變法時王安石任命的新黨官員制書都給封駁了回來,搞得王安石最後急了去館閣又挑了幾個新黨過來把知制誥統統換了一遍。

以上是制書的內製和外製,除此之外,就是敕書。敕書是由宰執們和皇帝商量好,共同簽署不經過翰林學士也不經過知制誥就直接釋出的詔書,原本只是針對特殊情況,但在北宋中後期也大量運用,也成了釋出詔令的重要方式。

所有詔書的下發,需要由一個機構來統一辦理,這個機構前期叫發敕院,中後期叫通進銀臺司,這個機構很有意思是歸樞密院管,常常由樞密直學士任長官,在詔書的釋出的最後一個步驟,通進銀臺司必須再最後進行把關稽核,如果發現詔書不合理仍然可以封駁,管你皇帝宰相,命令拿回去重擬。

皇帝、中書、翰林學士、樞密院各有職權而又互相制約,看似腐朽的封建帝國其實有著極其科學的執行機制。

回到元佑元年,蔡確回朝之後,司馬光就算皇帝支援班子成員支援也沒用,因為蔡確還在中樞,任何制書、敕書蔡確不簽字,那就是廢紙。

身為新黨核心人物,蔡確有著極強的個性,你司馬光不是要復辟舊法嗎?我回來了,所有詔令我一律不簽字,你什麼也辦不成。而且我跟前任的首相們都不一樣,山陵使任期結束按慣例要辭任首相,我就不辭職,我就要在中書待著。

蔡確不按常理出牌確實很讓司馬光頭疼,但不需要司馬光出馬,對於蔡確這種出格的行為,諫官們先跳出來了,紛紛彈劾他山陵使任期內怠慢了神宗靈柩,護送靈柩途中還敢離開靈車睡覺不夠嚴肅等等雞毛蒜皮的小事。

小事歸小事,諫官的意思就是你當首相的就要守規矩,所有的小事放到首相身上就是大事。隨著諫官火力越來越猛,蔡確只好自請外放,高後正好順水推舟,把蔡確貶出京城。

蔡確被貶後,司馬光升任首相,接著就提拔了舊黨的呂公著、呂大防、李清臣三人進入中書擔任副宰相,舊黨的實力大增。可原本司馬光以為將要順利的廢除掉其餘新法時,卻又有人站出來阻攔了。

樞相章惇反擊了,極力反對司馬光免役法的廢除。

廢除免役法,恢復差役法,這就有大量涉及樞密院管理的業務了,必須有樞相參與商議。蔡確被貶,新法接連被廢,章惇知道,自己再不反抗就沒有機會了,但章惇沒有像蔡確一樣跟司馬光硬剛,而是跟司馬光分析業務。

新黨骨幹們除了強硬,還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業務能力強,司馬光對於恢復差役法的提議是全面恢復到熙寧變法之前的百姓差役方式,即每個人還按照之前定額當差,不再折成錢交給地方政府。

章惇上疏,當年免役法施行之前朝廷曾經專門對服役百姓進行過統計,按照每家每戶的家庭構成進行劃分,其中獨子戶、寡居戶、婦女戶等弱勢群體免除服役責任,也不用交免役錢。如果要恢復差役法,那麼反而又要加重這些弱勢群體的負擔,這就是恢復舊法的初衷嗎?

面對章惇句句在理的奏疏,司馬光完全無力對線,於是司馬光找到呂公著,批評對方當上副宰相之後一直沉默不發聲,並告誡他,朋黨之爭,不是我們贏,就是他章惇贏。

司馬光說辭雖然客氣,但呂公著何等聰明,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於是在宰執集團對於免役法爭執不下的情況下,新舊兩黨在三月的一次朝會上再次爭吵起來,章惇逐條陳述司馬光廢免役法的不妥之處越說越激動。

呂公著這時候就反駁章惇,一心只想駁倒對方,卻連一點兒宰執的嚴肅形象都沒有,不像話。

像不像班主任批評你批評的不對,你反駁了,他卻問你什麼態度?

呂公著這話說的非常有水平,一句話引導了輿論,不僅高後也覺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