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兜兜轉轉的政治家,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兒做。

人家是主考官,你就是個閱卷老師,較什麼勁吶?果不其然,朝廷馬上就將王安石調離了考試院,小廟容不下大佛,您趕緊走吧。

王安石跟張方平的樑子就此結下,此後過了幾十年都還沒消解。

不過王安石畢竟是出了名的人才,也不能一直晾著。沒過多久朝廷一紙詔令,王安石赴鄞縣(今浙江寧波鄞州區)任知縣。

鄞縣靠海,加上江南地區河網密集,經常發生水災,王安石來到鄞縣之後,決心興修水利,重新疏通河道並重築堤壩。

搞工程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情,王安石想這麼做不代表大家都想這麼做,為了督促工程推進,王安石親自來到施工一線,跟施工的民夫天天混在一起,晚上熬的太晚就隨便找個地方對付一晚第二天接著督促現場進度。

按照我們現代社會的角度看,王安石這就是親自把設計監理甲方三者工作全部一肩挑了,效率是高,但也真的辛苦。

辛辛苦苦把水利工事做完了,王安石吃驚的發現,鄞縣老百姓似乎日子並沒有好過多少。原因很簡單,之前多年的水災導致老百姓收不到糧食,沒有去年的存糧導致來年很多地荒在那裡,無種子可種。

老百姓沒有存糧,官府有啊,眼見著老百姓的困境,一個大膽的想法浮現在了王安石腦海中。

經過慎重考慮,王安石下令,開啟縣衙倉庫,將庫記憶體糧借給前幾年受災的老百姓,約定凡借糧的老百姓必須在秋收之後按照兩分利還本付息,一時間許多人前來借糧。

王安石的博學帶給了他靈感,這個方法來自於《管子》中典故李悝變法。戰國時代魏國大夫李悝為了防止穀賤傷農,採用常平倉法控制糧價,即:災年政府平價售賣倉庫存糧、豐年政府平價收購農民手中糧食。

按照李悝的方式,政府需要做大量工作,豐年採購災年出售,而王安石精簡了步驟,不在倉庫裡屯糧,把儲備盤活運用起來,豐年不收購,災年借糧賑災加賺錢。

王安石這套玩兒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老百姓度過了難關,政府收入增加了,而且借出去的是陳糧,收回來的是新糧,輕鬆更新了糧食儲備。

三年鄞縣知縣任期很快結束,王安石再一次進京述職,這一次進京述職的王安石被首相文彥博盯上了,文彥博上梳仁宗,說王安石屢次辭官不受,這種人心胸寬廣淡泊名利,朝廷應該格外提拔褒獎,推薦王安石擔任閣臣。

不出意外的,王安石再一次婉拒,請求中央務必還把他外派到地方上去任職,而且王安石請求外放的奏疏很真切,說自己父親去世後家中祖母一直跟隨自己,在中央任職花銷太高工資又太低,無力撫養祖母,請朝廷一定要還安排他做地方官。

晉時李密,上授官不就,惟乞終養祖母劉氏。來,大家跟我一起重溫一下當年全文背誦的《陳情表》,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

朝廷沒辦法勉強一個孝子,於是王安石繼續到地方上去做官,這次到了舒州(今安徽潛山市)任通判。

舒州通判三年任期裡,王安石九十高齡的祖母病逝。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九月,安葬完祖母后王安石再次進京述職,這次歐陽修搶了個早,在王安石進京之前就力薦王安石進入館閣,於是仁宗直接一紙詔令,任命王安石擔任集賢院校理。

館閣的職務要麼自薦考試入職,要麼被推薦考試入職,再要麼被推薦經考察入職,王安石這次完全突破所有常規,不需要任何考試或者推薦什麼的就是你了,別推辭了。

眾望所歸的王安石再次推辭了進入館閣的職務,這次的理由又不一樣了,主要是自己最近幾年裡父親祖母相繼去世,還未歸葬故里,要給先人辦後事、照顧家裡弟弟妹妹等等這些,花銷仍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