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熙河開邊,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珂內附時提了個要求,說自己部族老早就聽說御史中丞包拯大人的名字了,崇拜已久,請朝廷賜給部族姓包。神宗十分感動,准奏,給俞龍珂賜名包順。

青天包拯代表了國家形象,而國家的偉大形象又感召了周邊部族,王韶首戰告捷,開了個好頭。

旗開得勝的王韶沒有急於用兵,而是消化吐蕃內附的部落,練兵備戰,直到一年後的熙寧五年八月,才開始出兵,一路向西征討,連破吐蕃諸部,佔領河州(今寧夏臨夏縣)、岷州(今甘肅岷縣)。河州一帶的吐蕃首領叫瞎藥,王韶佔領河州之後前來歸附,也向朝廷求名,朝廷為了鼓勵歸順,也給瞎藥賜姓包,改名包約。

河、岷兩州歸附北宋後,附近的宕州(今甘肅宕昌縣)、洮州(今甘肅臨潭縣)、疊州(今甘肅迭部縣)三個州的吐蕃首領也獻城投降。到熙寧六年九月,王韶已經在西北拓邊千里,為國家新增了五個州的領土。由於地方太大,朝廷給這五個州統一設定了一路,就叫熙河路,王韶兼任熙河路經略。

北宋的一路就相當於今天的一個省,王韶三年時間給國家新增了一個省的國土,訊息傳到開封,舉朝振奮。朝廷詔令王韶進京述職,順便表彰他在西北的軍功。

王韶離開西北不到兩個月,當地的吐蕃部落就開始反叛。吐蕃一個叫做木徵的部落首領,之前屢次被王韶打敗,後來自知打不過宋軍便退的遠遠的不敢招惹王韶。

王韶一走,木徵就回過頭來反攻,鑑於之前在河州被王韶打得比較慘,木徵選了岷州進攻,沒想到岷州的守將高遵裕是個狠角兒,一頓猛錘把木徵又給揍了一頓,沒辦法木徵再一次跑路,回到河州城下圍困守城宋軍。

木徵不敢打河州,不代表別人不敢打河州,吐蕃另外一個部落將領青宜結鬼章率部進攻河州,河州守將景思立輕敵冒進,出城與吐蕃軍決戰,結果戰死在城外的要塞踏白城,宋軍殘部退回到城內固守。

王韶從朝中回來之後得到景思立戰敗陣亡的訊息,馬不停蹄直奔河州,率軍兩萬在河州外圍將附近定羌城吐蕃駐軍一舉殲滅,木徵平時與宋軍交戰,定羌城是他一個固定的大後方,後方失陷只有退兵。

木徵退了,王韶可不會輕易善罷甘休,趁著木徵退卻的當口在河州城外踏白城處設伏,出其不意發起進攻,木徵猝不及防全軍大亂,被王韶陣斬八千多人。

木徵常年征戰,部族早已困苦不堪,這次一次性被殺八千多人,牛馬牲口損失更是不計其數,實在頂不住了,給王韶上表,領著八十多個酋長到王韶陣中請降,既然願意投降那就不打了,王韶派人把木徵護送到開封面聖,熙河路局勢逐漸穩定下來。

俞龍珂歸附,木徵投降,到了熙寧九年,之前擊敗景思立的吐蕃青宜結鬼章部又被內附的吐蕃守將蘭氈納支大敗,至此西北熙河路一帶幾個重要的吐蕃部落殘的殘降的降,熙河路正式成為北宋穩定統治的國土。

收復熙河路故土,對北宋而言意義重大,一方面實現了王韶三面包圍西夏的戰略意圖,另一方面減輕了陝西的軍事壓力。過去陝西一方面要提防北方西夏的進攻,另一方面還要承受西部吐蕃的騷擾,熙河路的設立,將熙河一帶的吐蕃諸部牢牢地控制在北宋手中,使得陝西民生和經濟都有了明顯增長。

可能我們現代人無法體會那種感覺,在沒有熙河路的時候,西安就是個邊境城市,老百姓要經常做好抵禦外敵的準備,而有了熙河路之後,這種危機感至少減輕了一半。

此外,熙河路的設立還讓中斷已久的絲綢之路重新開張,傳統的絲綢之路是從祁連山以北的山腳下通行,由於西夏的阻隔,西域諸國無法透過傳統河西走廊進入北宋。

而熙河路的佔據使得西域諸國可以從玉門關處繞行祁連山南麓,經過熙河路進入北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