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西北用兵,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北宋再次與西夏兵戎相見也純屬無奈,上一次為了和平又是割讓城寨又是給錢,卻沒能換來和平。元佑七年西夏內部出亂子,小梁太后忙於處理相國樑乙逋餘黨暫時休戰,國內政局穩定之後,她再次把目光投向了北宋,重燃戰火。
紹聖三年開式,小梁太后持續派兵犯境,還是老戰略,打得進去就大肆劫掠一番跑路,打不過就當場跑路換個地方繼續試探,直到找到劫掠的機會。
紹聖三年新法已經全面恢復,北宋國力也在逐漸恢復,當年西夏蹦躂高後能忍,現在接著蹦躂哲宗可不會忍,在哲宗的要求下,朝廷開始計劃對夏作戰。
要想把仗打好,最重要的就是選帥,三軍主帥干係重大,當時掰掰手指頭想想,最適合主持對夏作戰的就是章楶。
當年駐守環州,洪德城之戰大敗夏軍,差點把小梁太后活捉,打的西夏常年不敢進犯環慶路,赫赫戰績在這兒擺著,除了章楶誰來了也不好使。
朝廷想讓章楶繼續主持對夏軍務發起反擊,可章楶卻遠在千里之外的嶺南廣州賦閒,不好意思去不了。
章楶莫名其妙被貶,其實也跟西北將領的軍閥作風有關,當年洪德城一戰勝利後,章楶命令部將學習西夏打法,率宋軍攻入西夏境內搞搶劫,打得過咱就搶,打不過咱就跑。
原本這個戰略也沒毛病,對付西夏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可問題在於部將們出去一番搶劫回來之後還要報請朝廷以軍功請賞,請賞也就罷了還經常冒領軍功,這其中就以折可適最為嚴重。
再多次冒領軍功之後朝廷引起警覺,經過調查發現果然是環慶路在搞小動作,其中折可適冒領軍功最多。但折可適畢竟是職業軍人,又不存在像文官那樣貶謫去外地,於是朝廷對環慶路諸將罰了錢,經略章楶是以文臣出任邊境,貶謫回內地。
當年西夏處於守勢用不上章楶,現在西夏回過神兒來又打過來了,得有主帥去西北反擊,章楶復出的契機來了。
其實再次啟用章楶也不太合適,因為到了紹聖年間,章楶已經年逾七十了,早就到了該退休致仕的年紀,但沒辦法,朝廷沒有足以擔當大任的帥才,對付西夏,還得章楶上。
紹聖四年正月,七十一歲高領的章楶趕赴西北出任涇原路經略安撫使,主持北宋對夏戰爭。
涇原路與之前章楶主持的環慶路地理位置相鄰,都位於西夏的南部邊界,大軍出征到了賀蘭山東麓後順著黃河往北打,很容易就能打進西夏腹地,距離近且易於行軍,這也是當年五路伐夏劉昌祚從涇原路率南路軍打的最好的原因。
朝廷安排章楶從涇原路對夏作戰,顯然也是經過慎重考慮的。現在地利人和都給章楶,怎麼對付西夏就看他的了。
章楶來到涇原路,發現了一個戰略要河葫蘆河,這條河穿過西夏又穿過涇原路南下匯入黃河,沿這條河很容易打進西夏國內。
由於當時西夏被熙河路宋軍沿黃河北上打進天都山打怕了,在黃河沿岸佈置了大量防守兵力,而葫蘆河這裡非常空虛,北宋要打,葫蘆河就是個突破口。
說幹就幹,紹聖四年三月,章楶派兵在葫蘆河邊石門峽地區開始修築城寨,而且是同時修兩座。
再一次把城寨修到自己家裡來,小梁太后對北宋的這種做法異常憤怒,當年你們害怕戰爭直接割讓城寨給我們,現在又開始修,不怕我們打過來嗎?
為了讓北宋王朝嚐嚐苦頭,小梁太后發兵十萬前來攻打兩座城寨,章楶對西夏的進攻早有準備,在樞密院的協調下旁邊環慶路、秦鳳路和熙河路宋軍統一歸章楶調配,防備西夏進犯。
夏軍打來之後,宋軍沒有坐困守城,而是主動出擊,章楶派折可適打前鋒率軍數萬迎敵,夏軍在宋軍前進的沒煙峽設伏,折可適進入峽谷後夏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