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反攻倒算,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哲宗即位之初的元佑年間,高後盡心輔政。但由於其本身極為保守的政治傾向,高後盡廢新法,熙寧變法的成果幾乎廢除殆盡,加上西北連年戰爭,北宋朝廷財政又亮起了紅燈。
在神宗即位初年,國家一年收入是5000多萬貫錢,熙寧變法之後,收入增加到7300多萬貫錢,但是在元佑年間新法全部廢除之後,國家歲收僅剩4800多萬貫錢。
財政收入下降34%,換誰當皇帝都得急,因為按這個勢頭下去國家只有滅亡的份兒。可高後不急,原因很簡單,她不是皇帝,國家的富強、發展,對她來說根本不重要,她要的是按她意志呈現的一個安定祥和的國家,王安石和神宗給國庫攢夠了要花的錢,罵名他們來背,我高後一定要做一個女中堯舜。
國家財政入不敷出,女堯舜高後不急,大臣們也不急,宰相呂公著呂大防們要的是忠臣賢臣的名聲,高後成了堯舜了,宰相那就是致君堯舜的名臣了,國家財政破產什麼的有什麼可害怕的,再怎麼破產也輪不到宰相自己家。
國家如果危難了,第一個直接承受後果的就是皇帝哲宗,高後和舊黨宰相們不在意,不代表哲宗不在意。
哲宗十歲即位,隨著時間的推移,到了元佑七年,哲宗大婚娶了孟皇后,十七歲的哲宗已經對朝政有了多方面的瞭解,按照封建社會制度,皇帝大婚意味著已經成年,應該也必須要親政了。
奇怪的是,高後隻字不提還政,大臣們也完全不提還政,彷彿成年的哲宗就是還應該在高後的操縱下當一個傀儡。
高後雖不還政,卻已經察覺到了不和諧的氣氛,眼看著自己與哲宗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尷尬,便在一次早朝過後問哲宗,大臣們早朝議事,陛下為何一言不發?
哲宗回答,娘娘已經吩咐大臣處理過了,我又能說些什麼呢?
北宋朝會議事常在垂拱殿,垂拱殿規模不大,高後和哲宗相對而坐。大臣們彙報國家大事面向高後,背對著哲宗,彙報之後經過高後決策,這事兒就算完了,哲宗從頭到尾插不上話,只能看到大臣的屁股,也確實插不上什麼話。
年邁的高後意識到了自己的專權已經引起哲宗的反感,可權力這東西一旦沾上就如同沾上了毒品,輕易無法戒除,高後堅決不放權。為了防止死後被反攻倒算,元佑八年七月,百病纏身的高後召範純仁回朝擔任次相。
首相呂大防、次相範純仁,這兩位是舊黨的核心人物,也是高後的政治同盟。元佑八年八月,高後病情進一步加劇,呂大防和範純仁到宮中探視的時候高後再三交代,自己死後務必盡心輔佐哲宗,防止皇帝被人矇騙恢復新法。
病入膏肓的高後還惦記著大宋的天下,可她不知道哲宗已經忍無可忍了,多年沉默寡言的哲宗聽到高後給宰相們交代身後事,突然怒斥二位宰相,把呂大防和範純仁攆了出去。
呂大防和範純仁出了後宮之後面面相覷,兩位宰相心裡明白,自己的政治生涯怕是到頭了。
交代完身後事,元佑八年九月,高後病逝,結束了她“女中堯舜”的垂簾聽政歲月。
由於高後的特殊政治地位,首相呂大防擔任了山陵使負責給高後監造陵墓,墓成之後呂大防回朝,按照慣例辭任首相,按說高後畢竟不是皇帝,山陵使沒有必須卸任宰相的慣例,可哲宗沒有挽留,直接準了。
哲宗元佑九年(公元1094年)二月,首相呂大防罷相外放,戶部尚書李清臣、兵部尚書鄧潤甫分別擔任副宰相,進入宰執。
舊黨的首相呂大防罷相,而新黨的李清臣和鄧潤甫兩人進入宰執,朝廷的政治風向再一次風雲突變。
當年三月,在哲宗的授意下,李清臣主持當年的科舉考試,殿試的策論出了一道題,說現在國家全面恢復舊法但從民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