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孺子不可教,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熹當了一輩子的老師,教了無數弟子,但給皇帝當老師還是頭一遭。剛進到臨安第一次見到寧宗時,朱熹就向寧宗提出了做人和做學問的原則-去人慾,存天理。

寧宗滿口答應,一定會保持謙虛好學的態度求理,不讓朝廷因為自己的一己私慾受影響。

朱熹很高興,年輕的皇帝孺子可教,於是便安心留下開始了給帝王侍講。皇帝有好幾個侍講,朱熹是主要侍講之一,根據朝廷安排每逢雙日早晚給寧宗講解《大學》。

《大學》這部書大部分內容是在講道理而不是講方法,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特別強調了個人素質修養對人生的重要性。朱熹講了一陣子,寧宗就有些不耐煩了,怎麼講來講去都是在講大道理?連一點兒治國理政的內容都沒有?

不是不懂治國理政,是作為帝師不能教“帝王之術”,而是要教“帝王之道”,原則和方向告訴你,至於如何實現,那是你皇帝自己的事兒。

不教皇帝“帝王之術”,不代表朱熹就對朝政麻木不仁,就在入朝沒過多久,朱熹來找到趙汝愚,提出了他對韓侂冑一黨深深的擔憂,並勸趙汝愚不要吝嗇給韓侂冑及其黨羽的封賞,以免他心懷不滿在皇帝身邊擅權釀成大禍。

趙汝愚滿不在乎,他一個小小的跑腿兒的能構成什麼威脅,不用理會。

如果趙汝愚聽了朱熹的勸把韓侂冑團結過來,後來的鬥爭有可能根本不會發生,然而趙汝愚還是放棄了。韓侂冑得不到明面上的官職擢升,只好躲在幕後操控內降影響朝政。

理學又稱道學,在朝中多以道學稱呼,韓侂冑沒有等太久,以趙汝愚、朱熹為首的朝廷“道學集團”內部很快便出現了裂痕。

朱熹入朝的第二個月閏十月七日,上奏一封《祧廟議狀》,反對將將宗廟中祭祀第一位的趙匡胤高祖父、開國時追封的僖祖趙朓換成宋太祖趙匡胤。

馬上就引來了大量反對聲音。當時南宋朝廷為了宗廟祭祀第一位的問題已經扯了很久,一般封建王朝宗廟裡祭祀第一位的都是開國皇帝,宋朝本應該祭祀宋太祖趙匡胤,但由於趙光義兄終弟及摘了桃子,北宋歷代皇帝都是將太祖太宗並重,為了抬高趙光義的地位,將雙方共同的高祖父僖祖趙朓奉為宗廟祭祀第一位。

這種排法在北宋沒問題,到了南宋就不行了,因為皇帝換成了太祖後人了。趙構活著的時候沒人敢提,趙構一死馬上就有投機分子發現了這樣一個天大的禮儀漏洞,很快就有人提出要把僖祖趙朓遷出宗廟,以正太祖之位,光宗在位時忙著跟群臣對抗沒來得及辦,現在寧宗即位了就有人舊事重提。

封建社會天大地大禮儀最大,但凡牽涉禮儀那都是慎之又慎,寧宗也不敢貿然同意,遲遲沒下決定。原本朱熹以為奏疏上了之後,寧宗會更慎重,暫緩甚至不再考慮更換宗廟祭祀位次之事,沒想到奏疏上了之後,遭到趙汝愚強烈反對,其親信中書舍人陳傅良更是連上數封奏疏駁斥朱熹,認為祧廟位次必須變更,否則不足以正國禮。

正常情況下一項政策免不了有人支援有人反對,理不辨不明,大家爭論過後形成統一意見就行了,可這次又不一樣了,趙汝愚在奏請寧宗批准後沒有跟任何人商量,直接連夜拆走了宗廟裡包括僖祖趙朓在內的趙匡胤祖上四代祖先的獨立神位,而把宗廟留給了趙匡胤,享受供奉的第一位。

不管是同一學派的趙汝愚還是近侍權臣韓侂冑,朱熹算是看透了,都是朝廷的烏煙瘴氣,沒必要把自己捲進去,於是不再參與趙汝愚與韓侂冑的明爭暗鬥,專心教授寧宗。

可很快朱熹便發現,寧宗這個皇帝表面看起來很受教,實際上對自己所教的東西根本不重視。在寧宗屢屢下內降直接釋出命令,罷免宰相罷免諫官又任命了御史中丞後,朱熹坐不住了,在某次講完課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