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開封失陷,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峰山之戰結束後,金國滅亡只是時間問題了,窩闊臺與拖雷啟程北歸,留下速不臺主持滅金的最後收尾工作,蒙軍全面鋪開,佔領了河南大部分金國僅剩的州縣。
天興元年三月,速不臺率軍前進至鄭州,派來使者進入開封城勸降。
大金國堂堂天朝上國,豈能就這麼投降?可不投降也無法解決眼前的危機,實在沒辦法之下,哀宗派出了曹王作為人質出城前往蒙軍大營,希望蒙軍同意與金國議和。
一百多年前是北宋從開封城派出肅王前往金軍大營議和,一百多年後是金國從開封城派出曹王前往蒙軍大營議和,既諷刺又可悲。
曹王到了,可蒙古人不同意議和,很快便來到開封城下,直接開打。
靖康之變後,金國版的開封保衛戰正式打響。
開封城牆高大,城外還有金軍提前挖好的壕溝,很不好打。蒙軍到達城下之後,從周邊抓了很多老百姓,逼著老百姓抱著柴草填壕溝,城頭上金軍見有人逼近立即放箭,很多老百姓就連人帶柴草一起掉進了壕溝裡,很快壕溝便被填平。
壕溝被填平了,蒙軍便大舉壓上攻了過來。由於提前已經預見到了開封城堅固的城防,蒙古人拉出來了一百多臺石炮對著城牆發射,每面城牆都擺了幾十臺,士兵們日夜不停地操作投擲。
金軍在開封城牆上修的有箭樓和防禦工事,很多都是砍艮嶽裡的大樹做成的,工事都很結實,可在蒙古人流星雨一般的大石頭攻擊下紛紛散架,完全失去了作用。雖然工事都被擊碎了,但開封城牆實在過於堅固,大石頭飛過來只在城牆上砸出來一個坑,根本無法對結構產生影響。
石炮砸不出效果,蒙軍換了個打法,派小股部隊頂著溼牛皮上,一直衝到城牆下人工鑿城。
牛皮在古代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本身又厚又重常用來做甲冑,尤其是當把牛皮打溼之後,不僅能抵擋弓箭,還能抵擋火箭,是攻城戰中的常見裝備。
弓箭射不透,火箭點不著,但金軍有秘密武器,就在蒙軍的鑿城小分隊攻到城牆下之時,突然從城頭掉下來三三兩兩圓滾滾的鐵球,還沒等蒙古人看清其中的名堂,鐵球轟然爆炸,士兵們血肉橫飛。
這種秘密武器叫做“震天雷”,是之前金國與南宋作戰時從南宋的霹靂炮那裡學來的,外面是一層鐵皮,裡面灌注火藥,炮起火發聲如雷,能輕鬆穿透半畝之內的敵軍鎧甲。
守城的金軍為了發揮震天雷的最佳效果,沒有把震天雷直接點燃扔出去,而是用繩索垂到蒙軍身邊,不明就裡的蒙古士兵來不及反應便被震天雷一通轟炸死傷無數。除了震天雷,城頭的金軍還對著下面放飛火槍,火箭雖然點不著溼牛皮,可飛火槍的火力太猛了,溼牛皮也堅持不了多久就被烤透,城下的蒙軍一會兒吃個震天雷,一會兒又挨幾發飛火槍,一開始的猛烈攻勢很快便被壓制下去,留下一地屍體退走了。
當年靖康之變欽宗一直等到第二次金兵圍城無奈之下才走上城頭鼓舞士氣,一百多年過去了,哀宗這個敵國皇帝深以為戒,蒙軍剛一圍城便走上城頭,從承天門跑到南燻門,一路上問寒問暖欽賜藥酒,為了激勵士氣,將宮內為數不多的金銀器皿全都隨身帶上,一路全部賞賜給了守城將士。
蒙古大軍圍城,金軍死守不退,兩軍陷入對峙,天興元年四月,窩闊臺看大勢已定,便與拖雷率親軍北歸,將滅金戰事全權委託給了速不臺。
蒙軍老大走了,金國朝廷看到了議和的希望,派使者前往蒙軍議和,速不臺同意議和,但需要金國皇帝親自出城來談條件,為了換取哪怕一丁點的和平,哀宗給了使者很大的權力,而皇帝出城會見速不臺的這個要求似乎也不是很過分,於是使者滿口答應下來,速不臺下令退兵,退到了開封南方的汝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