猛男與拖拉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峰山決戰,大宋何所有,猛男與拖拉機,官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蒙古此前一直與金國作戰,對遠在長江流域的南宋並不熟悉,拖雷此行要繞道南宋,為了減少不必要的麻煩,先行派了使者前往南宋沔州(今陝西略陽縣),向南宋守將張宣提出想要借道繞行以攻打金國。

也不知道是拖雷專門交代還是使者自行發揮,到了沔州後使者態度居然十分囂張,不僅要求借道,還要求南宋出兵配合,大有一副天朝上國高高在上的姿態。

態度既然這麼囂張,也就不必回去了,張宣聽完使者的話之後直接就把使者砍了,誰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了?你有本事接著派。

拖雷還就真的又派了個使者,不過這次沒有去沔州,而是去了興元府,向知府郭正孫提出借道、借兵、借糧,以配合其攻打金國。

面對突然而來的蒙古使者,郭正孫也沒有答應其提議,不過郭正孫不像張宣那樣直接把人砍了,而是讓使者帶個話,道不可假,師不可借,糧不可貸。

兩次借道碰壁,拖雷不再客氣,直接率軍攻打大散關,結果發現南宋雖然口氣上很強硬,卻在大散關附近根本就沒設防,蒙軍輕鬆進入大散關,接著陸續攻陷鳳州、華陽、武休關接著圍攻興元府,知府郭正孫戰死。之後蒙軍又輕鬆進抵漢水,沿漢水而下來到金國鄧州城下,順利完成向南宋的借道。

回顧整個借道過程,蒙軍幾乎就是如入無人之境,不僅兵力沒受損,還在南宋境內燒殺搶掠繳獲不少錢糧,而南宋當時負責川陝軍政的地方大員、四川制置使歸如淵如同死人一般,麻木不仁,毫無作為。

南宋啊南宋,南宋唉南宋。

拖雷從陝西入境南宋借道時,陝西當地守軍上報了蒙軍動向,根據常理推測,蒙古人這是要從南宋沿漢水南下繞道攻打河南了。

軍情傳來,朝中大臣紛紛建議整個河南堅壁清野,把糧草全部收攏進城,不給蒙古人留一粒糧食,耗死敵人。

哀宗拒絕了,嘆息道自國家遷都以來,中原地區兵禍連年,百姓家破人亡,為了維持連年的戰爭民間早已被搜刮一空,如今大敵當前朝廷卻無力抵抗,再去堅壁清野禍害百姓,就算保住了開封保住了河南,又有什麼意義呢?

堅壁清野這項戰術說起來確實有用,但執行過程中要把城外百姓錢糧家產全部遷入城中,百姓抗性很大,很多在執行過程中先把百姓洗劫一番,結果就是不等敵軍打過來百姓提前破產。

當皇帝有什麼好處?古往今來,皇帝的寶座無數人趨之若鶩,有的人為了滿足他指點江山揮斥方遒的政治慾望,有的人為了錦衣玉食榮華富貴的享樂需求,可末代帝王金哀宗卻是看的透透的,國家覆滅已不可避免,什麼都是虛的,不如趁著最後的時光給百姓留下一條生路。

朕思之熟矣,存與亡有天命,惟不負吾民可也。

蒙興金亡都是百姓的苦,就不要再搞堅壁清野了,剩下的苦,由我這個亡國之君一人承擔吧。

從漢水進入河南最方便的是在鄧州渡口上岸,為了保衛國家最後的河南之地,朝廷調完顏合達和移剌蒲阿二人再次率部南下來到鄧州,提前做好防備。

正大八年十二月,拖雷率軍來到鄧州西南的禹山腳下,遇上了已經在此駐防金軍主力,蒙金最後的對決就此展開。

金軍原本有機會佔得先機,拖雷沿江南下到達鄧州對面之後開始組織渡江,移剌蒲阿部將張惠提議擊其半渡,讓蒙軍過不了江。但移剌蒲阿錯誤判斷了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認為蒙軍兵力弱小,根本不足以與金軍主力對戰,要求全軍靜待蒙軍渡完江再進攻,免得像之前幾次大昌原之戰、衛州之戰和倒回谷之戰一樣,蒙軍戰敗之後還能撤走,這次就讓他渡江過來,來了我們把他們全殲。

移剌蒲阿如此自信,另一位主帥完顏合達有點兒發怵了,咱大金國要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大宋何所有

猛男與拖拉機

大唐小地主

大夢三年